专家点评:面试热点:领导视察照也要PS
发表于:2011-12-27 00:47:00 来源:天路公考网 浏览:
字体:【小 中 大】
近年公务员面试真题以时事热点为切入点的命题,一直是公职类面试的主要命题方式之一。出题形式一般为给出一件社会上的热点事件或现象,或者一项国家政策、领导人重要讲话中的一段,要求考生阐述对一事件或现象的看法,题目类型可归属于结构化面试中综合分析类面试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对某一社会热点现象的认识和分析能力或当前国内外尤其是国内时事的关注程度及结合国家的大政方针、法律法规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面对此类面试题,相当一部分考生往往不能很好的透过热点现象或事件抓住问题本质,深入理解和解读一些方针政策,导致答题时不是偏离主题就是泛泛而谈,答题没有深度、缺乏高度,得到的分数自然也不高。
因此如何摆脱时政热点类面试题泛泛而谈、无话可说的困境是考生在面试中取得理想成绩的重要一步。
【背景材料】
近日有网友爆料称,四川凉山自治州会理县政府网站发布的一则新闻中使用了合成痕迹明显的相片,在相片中,县领导“飘浮”在一条公路的上空,图片说明称这几位领导在“检查新建成的通乡公路”。会理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那张相片确实是网站工作人员后期合成处理的,但通乡公路的建设和领导的检查都是事实。
会理县政府的网站于6月16日在首页发布了一条题为《会理县高标准建设通乡公路》的新闻。网友发布的截图上显示,该新闻标题下的第一张相片中,三位县领导的图像被“贴”到了一条公路的背景上,看上去就像浮在公路的上空,PS合成的痕迹非常明显。相片下的图片说明称这几位领导正在当地某乡镇检查新建成的通乡公路,文字则对这次检查的情况进行了描述,记录了县领导对通乡公路下一步建设的“四点要求”。
此事在网络传播后,立即引起网友的“围观”、热议。不少网友调侃地称“太牛了,都能腾云驾雾了”“实在是太喜庆太欢乐了。这条通乡公路的标准绝对高得不能再高了,采用了人悬浮的尖端技术。”“是不是小县城找不来水平高些的美编,这种图片,想吓死谁啊!”“巧夺天工,毫无痕迹,鉴定完毕”。也有网友认为此系新闻造假,官员作风浮夸:“进去一看图片,半升血吐出来了!还有这样PS新闻的,他们居然好意思放到主页上去,甚至还放在头条的位置,可能是他们认为不会有人去看他们的主页吧……”。
【面试模拟题】
会理县政府的网站于6月16日在首页发布了一条题为《会理县高标准建设通乡公路》的新闻。网友发布的截图上显示,该新闻标题下的第一张相片中,三位县领导的图像被“贴”到了一条公路的背景上,看上去就像浮在公路的上空,PS合成的痕迹非常明显。官方承认照片PS。对此,你怎么看?
【专家解析】
在政府的官网上出现悬浮照,这种现象反映出目前我国部分地方政府在执政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第一,宣传机制的僵化和宣传理念的错位。领导出行视察的新闻往往要配上照片和文字介绍,千篇一律的就是歌功颂德,体现领导执政清明,视察民情等等。没有照片资料就PS出来,现代的先进技术被其用来欺骗百姓,更有甚者捏造新闻。
第二,从侧面反映了官场上的浮夸作风。为了显示领导的重视,往往在重大的或重要的工程上,请领导到场剪裁或讲话。对于这次的悬浮照,领导是否真的到场还是一个疑问。如果像当地的宣传部门所言,由于光线不好,没有照出好的照片,那么,宣传部门的业务就是宣传包括拍照等,自己的业务都不熟,都干不好,政府还养着这帮人干嘛?
对于会理县政府当事人随后就回应照片造假并向公众道歉的做法,我们还是值得肯定的。网站上出现照片造假,当事人敢于站出来承认错误并道歉,这是一种明智之举。所谓“堵民之口,甚于防川”,很多例证表明越是封堵消息,消息越是传播的广泛。这也是目前我国提倡的“政务公开”的一种体现。
从此事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启示:第一,在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过程中,宣传理念的改变应该先行,要革新宣传理念,形成有效的宣传机制。第二,要切实从根本上改变官本位的理念,改善官场浮夸的作风,加强职能部门的业务水准。官员本身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切实增强自己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第三,要进一步加强舆论监督的力度。使得政府的作为运行于民众的监督之下,这样才能为政府执政的公开、公正提供良好的环境。第四,切实加强政府的危机公关意识和公关能力,提升领导的气度和修养。使得政府在危机中依然能够利用危机维护城市或政府的形象,转危为安甚至反败为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