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公文文种:函

发表于:2012-06-15 01:47:00 来源:天路公考网 浏览:

字体:【  
分享到:

 

二、函

函是处理公务的来往信件,虽然写法简单,但使用频率最大,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经常处理大量函件、因此对这种公文文种的写作,应该熟练掌握。

[文体概念]

函基本上是平行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联系和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时,经常使用的一种简便灵活的公文文种。或称机关、单位之间相互往来的处理公共事务的信件。

[使用范围]

函是平行公文,主要用于平行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彼此联系和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有时上下级机关之间联系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也用函。函的使用范围很广,一言以敝之,机关之间联系工作,凡是不便用其它公文文种的,都可以用函行之。

[分类情况]

函的分类,如果从往来关系上分,可分为来函和复函,或称发函和复函两种。它是以行文关系的主从地位区分命名的。比如有甲、乙两个单位,它们之间彼此询问和答复问题。若是甲单位先发出一份询问函件,然后由乙单位回信答复。如果站在甲单位的角度来说,它首先发出的那份函件就是发函,乙单位那份答复函件就是复函。如果站在乙单位的角度来说,甲单位首先发出的那份函件,就是来函,乙单位那份答复函件,就是复函。

从函件内容上分,可分为联系商洽工作的函和询问答复问题的函两种。

从函件形式上分,可分为联系商洽工作的函和询问答复问题的函两种。

从函件形式上分,可分为公函和便函两种。公函和便函都是处理公务的信件,其不同处在于:公函是一种正式公文,发函时使用文头,也有公文编号;便函不使用文头,也不编号,是一种普通往来信件。

[主要特点]

往来性和简便灵活是函的主要特点。所谓往来性,就是函这种公文文种,同其它公文(请示与批复除外)不一样,它是以一组的形式出现的,有发函必有复函,有来函必有复函。往来性的另一个函义是,一般地说,它不具备指示性和指挥性,只是通过来往函件联系和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商洽工作可以按函的意见办,也可以不按函的意见办,要彼此协商,达到一致的意见才可办理;在平行或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对于询问的答复,只供处理问题时参考,是一种沟通情况的工具。只是上下级之间的个别来往函件,才具有一定的指挥性和指示性,但这种指挥性和指示性,比起命令、指示、通知等文体要弱得多。

所谓简便灵活,就是说函虽然属于公文的一种,大体需要按照公文的格式去写,但又不受公文格式的严格限制,有的函可以不使用公文文头,也不需编号,有时甚至至可以不拟定标题。它的篇幅也比较简短,书写起来简便灵活,行文也非常自由。

[篇章结构]

函的结构由四部分组成。即由标题、受文机关、正文、落款组成。

标题。大体有四种写法。一是公文规范标题法,即由发函机关、

事由和文种组成。如《xx部关于选拔出国人员函》。二是由发函机关、事由、受函机关和文种组成。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悬挂国微等问题给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的复函》。三是由事由和文种组。如《关于订购〈基础写作学〉的函》。四是,特殊标题法。即第三种标题法之前加"事由"二字。如《事由:关于xx同志工作调动事宜》和《事由:关于xxx同志工作调动的复函》。

受文机关。同一般公文写法。

正文。一般由三项构成。一是发函因由,写为了什么原因发出此函。复函先告知情况。通常写"xx年x月x日函(电)悉",或"xx发[19xx]x号函收悉",或"xx年x月xx日关于xx问题的函悉"等。二是商洽、询问或答复的的事项。这是函件的主体。发函要把联系的工作或询问的问题写清楚,复函要把自己的意见或答复的问题写明白。三是结语。发函写希望或要求,复函写"特此复函"等字样。有的写"此致、敬礼"。

落款。写发函或复函单位名称,发函时间,并加盖公章。便函可以不盖公章。

[例文简析]

例文一

关于商洽代培统计人员的函

中华机床厂:

得悉你厂将于10月份举办统计人员讲习班,系统培训统计工作人员。国务院《关于加强统计工作的决定》下达后,我厂曾打算集训现职统计工作人员,但由于力量不足,未能实现。现在你厂决定办讲习班,我厂拟派8名统计人员随班学习,请你们代培。如果同意,将是对我厂统计工作有力支持。代培所需费用由我厂如数拨付。盼予函复。

          此致

敬礼

振兴机床厂(公章)

1984年9月10日

关于为你厂代培统计人员的函复

振兴机床厂:

9月10日函悉。

经我厂办公会议研究,同意你厂派8名统计工作人员参加我厂举办的统计人员讲习班。我厂因住宿条件紧张,请你们自行解决住宿问题。为便于管理,你厂参加学习的人员应单独编成一个小组,并指定一名组长,。关于费用问题,我们的意见是,按实际参加培训人员人数均摊,于讲习班结束时统一结算,不知你们有何意见。讲习班于10月中旬开学。具体开学日期和报到地点,另行通知。

特此函复。

中华机床厂(公章)

1984年9月20日

这是一组商洽事情的来往函件。振兴机床厂打算请中华机床厂为其代培统计人员,因此去函同中华机床厂商洽。发函的正文把原由、商洽事项,自己的态度与希望等,都作了清楚表述。复函的正文,先写了"9月10日的函悉",告知了情况。后对来函提出的问题作了肯定答复,并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与希望,还将有关事宜作了交等。两份函件都有结语。

这组来往函件的标题都用事由加文种标题法、发文和收文机关及发函时间、公章都很规范。

例文二

xx部关于先拔出国人员的函

xx省人民政府:

中国xxxx进出口公司定于x月底派一贸易小组赴xx国进行推销和调研活动。拟请你省xxxx进出口公司派一名熟悉业务并懂英语的业务员参加。如同意,请将经你省审批的出国人员的批件,于x月底以前寄中国xxxx进出口总公司。

xx部(公章)

19xx年x月x日

这是一份商洽工作的发函。是中央某部给某省人民政府的函件。其标题采用公文规范示题法。主送机关之后写正文。正文先写发函原由,即"中国xxx进出口总公司定于x月底派一贸易小组赴xx国进行推销和调研活动"。次写某部的打算,即"拟请你省xxxx进出口公司派一名熟悉业务并懂英语的业务员参加"。再以商量的口吻提出要求,即"如同意,请将你省审批的出国人员的批件,于x月底寄中国xxxx进出口总公司"。此函的行文上表述的层次清晰,语气得当。通篇都在商洽事情,是典型的函件写法,它与通知的写法决然不同。如果将此内容写通知,那就不是商洽了,而是把决定让某省派一名出国人员的事情告知给对方,就是一个执行的问题。其具体写法应是"请你省xxxx进出口公司派一名熟悉业务并懂英语的业务员参加",后面"如同意"也就删去。

有的同志提出:此函可不可以以中国xxxx进出口公司的名义,向xx省进出口以词发出。我们认为是不可以的。因为总公司和公司是外贸业务部门,它们之间可以就业务问题发出往来函件。此函的内容是商洽业务人员出国问题,属于行政事务,涉及政治问题,所以,还是以政府领导机关之间发函商洽为宜。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