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必备常识题800道:81-120道

发表于:2012-06-11 22:45:00 来源:天路公考网 浏览:

字体:【  
分享到:

 

81、由团苏区中央局负责动员组织的、主要由团员和青年组成的红军部队——少共国际师于  B
正式成立,开赴反“围剿”战场。
A. 1933年5月20日      B. 1933年8月5日      C. 1933年9月5日
82、牺牲在反“围剿”战场上的少共国际师师长是     ,较长时间担任该师政委的是肖华。B
A. 陈光      B. 吴高群      C. 彭绍辉
83、土地革命时期,在革命根据地建立了中国少的先锋队(少先队)组织,少先队是  ,周恩来曾经担任过少先队的总党代表,张爱萍曾经担任过总队长。1930年,中央革命根据有少先队员30万C
A. 少年儿童组织      B. 青少年组织      C. 青年组织
84、从1931年12月开始,根据地的共青团组织在各根据地开展起群众性的“    ”活动,组织团员、少先队员每星期抽出一天的时间参加义务性质的拥军优属活动。C
A. 共产主义礼拜六      B. 少共礼拜六      C. 共产青年团礼拜六
85、土地革命时期,在红军总政委周恩来的支持下红军总政治部和共青团组织曾在青年战士中开展了“四不五要三努力”的竞赛活动,其中“四不”的内容是:     。C
A. 不打人、不骂人、不怕苦、不怕死      B. 不喝酒、不赌博、不违纪、不说脏话
C.不抽烟、不喝酒、不怕苦、不掉队
86、在红军长征时期,团中央局机关干部都被编入部队工作。长征胜利后,这部分团干部中的一些人陆续回到团中央局机关,逐步恢复团中央局的工作。1936年夏,团中央局机关迁入    。A
A. 保安(今志丹)      B. 瓦窑堡      C. 延安
87、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大举入侵。在民族危亡的重要关头,共青团响应党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召唤,于1935年12月发出    ,声明愿意开放组织,欢迎一切赞成抗日救国的青年加入。C
A. 《告全国青年书》      B. 《八一宣言》
C. 《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各校学生和各界青年同胞宣言》
88、1936年夏,西北革命根据地团的各方面工作得到全面恢复,到当年11月,地方和基层团委相继建立,县级团委达    余个,团员数量达2万人。B
A. 40      B. 50      C. 60
89、1936年11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出《关于青年工作的决定》。决定的基本精神是将共青团改造成为    。A
A. 民族解放性质青年群众组织      B. 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队)
C. 抗日救国青年团
90、中共中央《关于青年工作的决定》发布后,团中央立即在西北革命根据地开展了    的改造共青团工作,并且通过不同渠道,把这个决定传达到国民党统治区。B
A. 自下而上      B. 自上而下      C. 上下并举
91、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改造共青团的决定过程中,团中央局决定将在1936年夏建立的中央团校改名为    ,并开始培训新的青年工作干部。A
A. 鲁迅青年学校      B. 列宁团校      C. 青年干部培训练班
92、为了切实做好共青团改造工作,团中央书记    亲自为党中央办的刊物撰文,全面阐述开展这项工作的意义、要求和工作办法。C
A. 凯丰      B. 博古      C. 冯文彬
93、团中央局在西北革命根据地传达、宣传、动员贯彻中共中央改造共青团决定的同时,还在团中央机关组建了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简称:西青救)筹备委员会,同时在    团委也建立了青年救国联合会(简称:青救会)筹备委员会。C
A. 区、县两级      B. 省、区两级      C. 省、县两级
94、1937年4月12月至17日,西北青年救国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革命根据地、国民党统治区、沦陷区    个省、市的青年代表及民先队全国总队部、中国学联的代表共计312人出席了大会。C
A. 10多      B. 17       C. 20多
95、西青救一大要求各地青年团体在《全国青年救国纲领(草案)》规定的原则基础上,立即进行联合和合作,以民主的、群众的、合法的方式创立各种各样的    。B
A. 先进青年组织      B. 青年救亡团体      C. 青年文化娱乐团体
96、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后,各地青年抗日救亡团体纷纷建立,1938年2月至6月,    两次下令,宣布解散西北青救会、民先队总队部、西北各界救国联合会等13年爱国团体。A
A. 国民党陕西省党部      B. 国民党陕西省政府      C. 国民党当局
97、为更有力地引导青年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中共中央于1938年5月5日发出关于青年工作组织决定,要求“县委以上地方党部直至中央,成立   ”。C
A. 青年部      B. 青年委员会      C. 青年工作委员会
98、1937年10月,西北青救会在陕西省三原县斗口镇创办战时青年短期训练班。训练玉于1938年1月迁西陕西省    安吴堡,故称“安吴青训班”。A
A. 泾阳县      B. 三原县      C. 延安
99、1938年10月10日至11月21日,西北青救会在延安召开了西北青年第二次救国代表大会。会议决定成立“    ”作为全国青年抗日救国运动的领导机关。C
A. 中华青年救亡团体联合办事处      B. 中华青年救国组织联合办事处
C. 中华青年救国团体联合办事处
100、西青救二大的召开使得    的精神在青年工作中得到迅速贯彻和落实,为进入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青年抗日救国运动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B
A. 中共六届五中全会      B.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C. 中共六届七中全会
101、1938年10月,日军占领武汉、广州以后,中日战争逐渐转入相持阶段,随之国内的政治形势也逐渐发生变化,从而使得经过    建立的青年团体在不同区域呈现不同的发展态势。C
A. 自发组织      B. 参加抗日救亡运动      C. 共青团改造
102、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在重庆、成都等地的青年学生、青年工人、职业青年中,产生了一种叫     的秘密组织。这个组织是党联系、团结青年群众的秘密外围组织,由三五个有共同政见的进步青年组成,单线联系,没有纲领和组织系统。到了1945年春,在这类组织的基础上成立了党领导下的进步年组织,并为青年团工作提供了一批干部和工作经验。C
A. 互助会      B. 读书会      C. “据点”
103、曾经在广大中国青年中产生很大影响的青年刊物    《中国青年》和为中国青年救国团体联合办事处的机关刊物于1939年4月出刊,于1941年3月停刊,共出    期。B
A. 33      B. 36      C. 40
104、1941年6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青年工作的决议》(简称:六四决议)。决议要求青年工作要统一在党委领导之下,青年工作“在执行一般的任务(抗日、民主、生产等)与青年特殊任务(教育、婚姻、娱乐、改善生活等)时,应     ”。C
A. 强调执行一般任务      B. 强调执行青年特殊任务      C. 善为调节,不可偏废
105、1945年5月3日,    筹备委员会在延安召开成立大会。大会选举冯文彬等24人为筹委会委员,冯文彬为主任,蒋南翔为秘书长。A
A. 解放区青年联合会      B. 民主青年协会      C. 民主青年同盟
106、抗日战争胜利后,一些解放区尽管有群众性的青年组织,但是青年工作依然处于    。这需要建立起一个新的青年组织来承担团结带领各族青年协助党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C
A. 秘密状态      B. 一般工作状态      C. 消极和沉闷状态
107、抗日战争胜利后,解放区青年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很快引起中共中央的关注,于是在1946年初中共中央青委调    的部分青年工作干部到延安汇报青年工作。B
A. 华北地区      B. 华东地区      C. 华中地区
108、1946年5月,奉调赴延安     的青年工作干部,冲破国民党军队的封锁,经过80余天的长途跋涉,终于抵达延安。A
A. 汇报工作      B. 参加培训      C. 新的岗位
109、我国第一部团的章程是     。C
A. 《中国共产青年团章程》      B.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章程》
C.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临时章程》
110、在延安参加解放区青年工作问题讨论的人员紧密结合中国革命的形势和任务,联系青年团成立以来和青救会工作的历史,围绕究竟要不要建立青年团,建立一个什么样的青年团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探讨和研究,直到1946年形成了比较一致的意见,并且用《中央青委关于成立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建议草案》的形式于1946年6月25日报送    。A
A. 任弼时      B. 冯文彬      C. 凯丰
111、在1946年八九月间,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任弼时    主持召开中共中央座谈会,专题讨论重建青年团问题。A
A. 两次      B. 三次      C. 四次
112、1946年9月,任弼时在中共中央座谈会上说,“现在,在群众运动中涌现出    的青年积极分子,能够吸收入党的是极少数,仅四五十万,今后再发展一批,也不过百八十万人,另外还有三百余万青年积极分子,是组织起来好,还是不去组织?看来还是组织起来好。”C
A. 500万左右      B. 450万左右       C. 400万左右
113、在中共中央讨论建团问题座谈会上,与会者的基本看法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建立青年团是中国革命形势和任务的要求,是党的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在中国革命中充分发挥青年作用的需要,是    的需要。A
A. 青年健康成长      B. 教育青年      C. 组织青年
114、任弼时在中共中央座谈会上指出:“以前共青团所以会犯    的错误,主要是因为未去研究青年的特点,未去研究适合青年的一套方法。这是一个基本问题。”B
A. 工作方式或方法      B. 先锋主义、第二党作风      C. 青年主义
115、经过两次中共中央会议的讨论,形成了如下的共识:根据中国革命形势和任务的要求,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全国性的、包括一切先进青年积极分子的组织。这个组织应该比过去的共青团团更    ;在政治上,应该接受党的领导;在工作上应该是解放区党政军民工作的忠实助手;在组织上,实行民主集中制,进行毛泽东思想教育,吸收一切坚决拥护民主,并愿意为民主事业积极奋斗的15岁至23岁男女青年参加。B
A. 富有战斗性和斗争精神      B. 群众化、青年化      C. 富有组织性和纪律性
116、中共中央座谈会就党团关系问题特别强调:青年团要接受党的领导,绝对不能把青年团搞成    。B
A. 行政化组织     B. “第二党”     C. 文化娱乐性组织
117、中共中央座谈会与会者认为除了建立青年团外,还要建立有广泛群众性的青年团体。对于那些广泛的青年团体,青年团要加以领导,要起    。C
A. 团结、组织作用     B. 引导、带领作用     C.  核心、先锋作用
118、关于如何开展重建青年团工作,中共中央座谈会与会者普遍认为,建团工作要用    的方式进行,不要先建立上层领导机构。要经过试验,取得经验,然后再推广。A
A. 由下而上     B. 循序渐进     C.  逐步推进
119、在中共中央座谈会结束后,中共中央青委在任弼时的领导和关怀下,根据会议精神认真拟定了《在陕甘宁试办青年团的计划》,在取得中共中央书记处的批准后,于    选择了延安地区的冯庄、丰足火柴厂、行知中学为试点单位,开始了青年团的试建工作。C
A. 1946年11月初     B. 1946年10月     C.  1946年9月中旬
120、1947年1月,山西省文水县少年女英雄刘胡兰被国民党用铡刀杀害,毛泽东亲笔为她题词  A
A.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B. “刘胡兰同志为人民解放事业而英勇牺牲生命,她将永远活在人民的心里,她的精神永垂不朽!”
C.“刘胡兰的高贵品质,她的精神面貌,永远是中国青年和少年学习的榜样。”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