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练习(1)
发表于:2012-07-04 02:05:00 来源:天路公考网 浏览:
字体:【小 中 大】
1.在我国,基本法律的制定机关是( )。
A.最高人民法院
B.国务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地方人民代表大会
2.由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红军未能打破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被迫退出根据地进行长征。下列长征中发生的事件排序正确的是( )。 A. 冲破四道封锁线→挺进湘西→渡过乌江→夺取遵义
B. 夺取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
C. 过草地→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
D. 渡过乌江→过草地→翻雪山→夺取遵义
3.古代“子时”指的是( )。
A.晚上9点一晚上11点 B.晚上10点一晚上12点
C.晚上11点一凌晨1点 D.晚上12点一凌晨2点
4.我国行政诉讼法的标志是( )。
A.抽象行政行为 B.具体行政行为
C.行政立法行为 D.行政处理决定
5.在汉字的形体演变过程中,位于小篆和楷书之间的字体是( )。
A.金文 B.大篆
C.隶书 D.草书
【参考答案与解析】
1.C【解析】《宪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刑法》、《民法》、《婚姻法》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等法律都是基本法律。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也属于基本法律。”所以答案为C。
2.B【解析】从1934年8月到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突破数十万国民党军的层层封锁和围追堵截,行程25000里,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长征的经过大致是:瑞金出发→挺进湘西→冲破四道封锁线→改向贵州→渡过乌江→夺取遵义→四渡赤水(打乱敌人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到达陕北吴起镇→到达甘肃会宁(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会师)。选项中只有B项的发生顺序是正确的,故选B。
3.C【解析】我国古有十二地支计时法。子时,指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相当于23点整至凌晨1点整。
4.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的诉讼,而对于“行政法规、规章或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等抽象行政行为,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由此可见,我国行政诉讼的客体是具体行政行为,而非抽象行政行为。所以本题选B。
5.C【解析】汉字经历了6000多年的发展过程。其形体演变是从甲骨文、金文变为小篆,再变为隶书、楷书、行书,其总的趋势是从繁到简。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