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练习(19)

发表于:2012-08-30 22:56:00 来源:天路公考网 浏览:

字体:【  
分享到:

 

  1.某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在进行全市煤矿企业安全情况大检查时,发现甲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存在巨大隐患,责令该企业停产停业进行整顿,该企业对此决定不服,该企业:(    )。
  A.可以向该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申请行政复议
  B.只能向该市市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C.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D.应该先向该市市政府申请行政复议,若不服复议决定,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2.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    )。
  A.客观存在的各种物体
  B.宇宙中存在的一切现象
  C.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
  D.某种具体的“原初物质”
  3.某美容店向王某推荐一种新品牌的护肤品。王某对“名牌产品”价格如此便宜感到疑惑,店家解释为店庆优惠活动。王某买回使用后,面部出现红肿、痛痒,苦不堪言。经质检部门认定属于假冒劣质产品,王某遂向美容店索赔。
  对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美容店不知道该产品为假名牌,不应承担责任
  B.美容店不是假名牌产品的生产者,不应承担责任
  C.王某对该产品有怀疑仍接受了服务,也应承担部分责任
  D.美容店违反了保证商品和服务安全的义务,应当承担全部责任
  4.乌鲁木齐市的甲公司长期租赁乙公司的临近大十字街的房屋,经过装潢后开设桑拿浴室,对外经营,并为桑拿浴室投了50万元保险。后因甲公司长期无力支付租金,乙公司屡次派人上门索要,恶语相加,声称再不给钱就将封锁桑拿浴室。甲公司召集领导班子开会讨论应对策略,经全体一致同意,决定放火烧毁桑拿浴室,一来解对 乙公司之恨,二来可以从保险公司获取保险赔偿。甲公司在放火后为稳妥起见,又买通保险公司公估人员丙,出具了对甲公司有利的评估意见,最终如愿以偿。
  请问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甲公司只构成保险诈骗罪,丙和甲公司构成保险诈骗罪的共犯
  B.甲公司构成放火罪和保险诈骗罪,应数罪并罚,丙和甲公司构成保险诈骗罪的共犯
  C.甲公司只构成保险诈骗罪,丙单独构成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
  D.甲公司构成放火罪和保险诈骗罪,应数罪并罚,丙单独构成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
  5.经济学上所推崇的“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是指低收入和高收入相对较少、中等收入占绝大多数的分配结构。我国正在采取措施,实施“提低、扩中、调高、打非、保困”的方针,使收入分配朝着“橄榄型”方向发展。
  这主要是为了促进:(    )。
  A.生产的发展
  B.效率的提高
  C.社会的公平
  D.内需的扩大


  【答案与解析】
  1.C【解析】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该企业既可以向该市政府或省安全生产管理局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只有C项符合。目前我国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规定的复议前置的情况比较少,考生只需记住如下几种:(1)对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2)对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争议;(3)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决定不服的;(4)对反垄断执法机构作出的决定不服的;(5)纳税争议。
  2.C【解析】朴素唯物主义 又称“素朴唯物主义”。用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物质形态来解释世界的本原的哲学学说。
  3.D【解析】本案中,王某在使用了在该美容店购买的不合格产品后,面部出现红肿、痒痛等症状。虽然王某对该产品有怀疑,但店家解释为店庆优惠活动,故其不存在过错。而美容店作为该护肤品的销售者没有尽到保证商品和服务安全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43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受害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要求赔偿。《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35条规定,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所以王某可以要求美容店承担损失的全部责任。故正确答案为D。
  4.A【解析】单位不能构成放火罪,放火罪的主体只能以自然人构成。但根据刑法118条第二款的规定,单位却可以构成保险诈骗罪的主体。 另自然人和单位一起可以构成共犯。 根据刑法118条四款的规定:保险事故的鉴定人、证明人、财产评估人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为他人诈骗提供条件的,以保险诈骗的共犯论处。而不构成221条的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 所以只有A正确,BCD错误。
  5.C【解析】“提低”,就是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这是缓解收入差距扩大;“扩中”,就是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合理收入分配格局;“调高”,就是有效调节过高收入;“打非”,就是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保困”,就是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