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练习(21)

发表于:2012-08-31 22:05:00 来源:天路公考网 浏览:

字体:【  
分享到:

 

  1.将下列《三国演义》发生的故事按照历史的发展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五色棒杀威   ②水淹七军     ③杀杨修   ④火烧上方谷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②③①          D.①③④②
  2.“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其中蕴含的哲理是(    )
  A.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规律
  C.人不能改造规律,只能不断认识规律,利用规律
  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3.秦岭-淮河一线是人们常说的中国(特别是东部)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以下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此线是中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月份0℃等温线
  B.此线是中国水田旱地分布分界线,水稻小麦种植分界线
  C.此线是中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D.此线是中国半湿润与半干旱的分界线
  4.将下列《西游记》发生的故事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凤仙郡布雨    ②途经女儿国     ③三打白骨精    ④五庄观遭难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③②①           D.①③④②
  5.下列成语中,与“刻舟求剑”中蕴含的哲理不相同的是(    )
  A.引婴投江        B.邯郸学步        C.守株待兔        D.郑人买履


  【答案与解析】
  1.B【解析】:五色棒事件发生在黄巾起义之前;杀杨修发生在赤壁之后,关羽北伐之前;水淹七军发生在关羽北伐途中;火烧上方谷发生在蜀汉建国后,诸葛亮去世前。
  2.C【解析】:四季更替、春花夏落是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当人充分认识了自然规律之后,就可以初夏的深山中看见只在春天开放的桃花。
  3.D【解析】:D应该是中国湿润与半湿润的分界线。
  4.C【解析】:五庄观遭难是第25回,三打白骨精是第27回,女儿国是第53回,凤仙郡布雨是第87回。
  5.B【解析】:邯郸学步比喻人们盲目模仿别人,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忘掉了。其他三个成语都是比喻人没有掌握发展的观点,做事僵化,不知变通,与刻舟求剑的寓意相同。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