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录用公务员考试大纲解读(天路公考 裴亦非)

发表于:2012-10-15 21:33:00 来源:天路公考网 浏览:

字体:【  
分享到:

 

2013年度国考《公告》《大纲》及《招生简章》已正式公布,本年度共招录12901个职位,招考人数达20839人,较比2012年增加了2898人。公告中进一步加大基层工作经历人员的考录力度,并明确了具体指标,省级以上党政机关录用公务员,除部分特殊职位外,全部招收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同时拿出12%左右的计划专门用于招收大学生村官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中央直属机构市(地)级职位、县(区)级及以下职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拿出10%左右的计划专门用于招录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大学生村官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同时鼓励应届大学毕业生报考县级以下机关。这些政策起到了培养青年大学生树立到基层一线锻炼成长的导向作用,体现了我党一贯倡导的高校毕业生投身基层,建功立业就业观、价值观。
2013年考试大纲较比往年考试大纲,主要变化有两点,一是题型介绍更加科学严谨,二是例题更新为2012年的考试真题,暗示了考查重点。具体来看:
言语理解与表达
     2013年大纲在这部分内容中添加了逻辑填空的例题,同时还增加了具体的题型说明——“每道题给出一段语言文字,要求报考者根据对这段文字的理解或运用一定的语言文字知识,选出最符合要求的答案。”结合近三年的考试情况来看,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题型题量非常稳定,主要考查考生在一定语言环境下,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以及结合上下文的内容选择准确的词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因此可以推断,2013年的言语理解与表达的试题,仍然是逻辑填空与片段阅读两种题型,其中,主旨题将是片段阅读的主要考查题型。
言语理解与表达三年题型题量统计表

年份
逻辑填空
语句表达
阅读理解
共计
2012年
20
0
20
40
2011年
20
0
20
40
2010年
20
0
20
40

       数量关系
对于这部分内容,今年的大纲没有任何变化,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常见的题型有: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等。结合三年考试实际来看。虽然大纲中明确常考题型包括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但近两年数字推理的题型没有出现在国考的试卷中,预测今年这种题型出现的几率不大,同时考生要注意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
数量关系三年题型题量统计表

年份
数字推理
数学运算
共计
2012年
0
15
15
2011年
0
15
15
2010年
5
10
15

判断推理
       大纲表明,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常见的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在题型介绍中,今年的大纲在逻辑判断题型介绍中,将原来的“要求报考者根据这段陈述,选择一个最恰当答案,该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合,应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即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改为“要求报考者根据这段陈述,运用一定的逻辑推论,选择一个最恰当的答案。”表明强调了逻辑推论的重要性。结合三年考试实际来看,2013年判断推理的题型题量仍然延续2012年的格局,但要注意新的考试形式,如图形推理中“图形分类”的新形式。
判断推理三年题型题量统计表

年份
图形推理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逻辑判断
共计
2012年
10
10
5
10
35
2011年
10
10
10
10
40
2010年
10
10
5
10
35

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今年大纲中将2012年大纲中的计算例题更换为一道数据查找的题目,表明资料分析将进一步弱化计算,强调综合分析和推理。结合三年的考试实际,这部分考试内容,将以复合型资料为主,对考生的信息采集能力和综合分析的考查有所偏重。
资料分析三年题型题量统计表

年份
文字型材料
图形材料
表格材料
复合型材料
共计
2012
5
0
5
10
20
2011
5
0
0
10
15
2010
0
0
5
15
25

常识判断
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今年考试大纲将2012年大纲中的一道科技例题换成了一道极具文化底蕴的历史题(匾额)的例题,结合三年的考试实际可以看出,近年来常识判断的考试内容越来越侧重对文化、时政的考查,今年大纲例题的变化也说明了这一点,同时在例题的分析中强调了依据其他常识进行推断的重要性。
常识判断三年考试内容及题量统计表

年份
时政
法律
文化
历史
经济
科技
医学
物理
生物
军事
能源
生活
常识
共计
12年
5
2
6
1
1
2
0
1
3
0
0
0
4
25
11年
4
3
4
4
2
2
2
0
0
0
1
1
2
25
10年
5
5
2
1
2
2
2
1
1
1
1
1
1
25

总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部分在题型题量上仍然会延续2012年的格局,对考生综合知识的运用的考查会有所加强,同时,新的试题形式的出现是这两年出题的一个特点,如,言语理解中“判断关键词”的新形式,判断推理中的“图形分类”的新题型以及图文并用的逻辑判断新形式,常识判断中利用作战图对历史事件的判断等。因此,考生在备考中不仅要以历年真题为主要复习材料,同时要培养综合分析和思考的能力以及对新的考试形式的应变能力。
申论
2013年考试大纲在申论的表述方面与2012年相比没有任何变化,坚持了按照职位特点进行分类考查的原则。对于报考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对于报考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考生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结合申论三年来的考试实际可以看出,申论考试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概括类试题的形式有所创新,更注重在理解分析的基础进行概括。例如,近年来申论第一题基本为2个问题,其中语句理解性的试题较为突出,这种试题,主要考查考生以整体资料为背景,用联系的思维方式,对特定语句内涵进行分析、理解和概括的能力。
第二,对考生具体事物处理能力与宏观分析论述能力的考查并重。在申论的试题设置方面,几年来都是四道大题,前三道题目均是针对部分资料的具体问题的概括、分析和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方案的试题,特别是近年来一些公务性(编者按、宣传稿、公开信)的试题受到出题者的青睐,这些试题都是考查考生对具体问题的认识、分析和解决的能力。而第四道论述题目,则侧重考查考生在宏观层面上的综合分析和思辨论述的能力。例如,2012年市(地)级以下职位的申论试题,将公共安全问题提升到文化层面进行思考,体现了论述方面的宏观性。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国重要工作特点。因此,考生在备考时要特别关注近段时间的时政热点,如国民素质的提高、公共道德培养等。第三,题材的综合性突出,注重文化层面的思考。从近三年申论考试情况看,其申论材料往往是在一个主题下,涉及多个领域,其材料的综合性比较突出。如2012年省级以上的申论资料,涉及食品安全、艺术品作假等不同领域存在的问题,以及弟弟替车祸身亡的哥哥还农民工工资事件、邻居好心搭载老人结果意外身亡,老人子女不要赔、杭州最美妈妈等感人事迹等。从申论主题看,无论是“文化失根”、黄河精神、公共安全文化建设还是道德建设都是围绕文化层面的话题,这充分体现了“十二五”期间,我国政府
 
申论三年考试情况统计表
年份
题材
第一题
第二题
第三题
第四题
12年
省级
以上
道德
滑坡
问题概括
内容概括(编者按)
分析
方案
道德建设
市(地)级以下
公共安
全文化
语句理解
问题
概括
宣传稿
建议
公共安全文化建设
11年
省级
以上
黄河
精神
理解概括
启示
分析
宣传
提纲
弘扬黄河精神
市(地)级以下
文化“失根”
问题
概括
语句理解
公开信
解决
方案
对“文化失根”的思考
10年
省级
以上
海洋
资源
语句
理解
语句
理解
分析
报告
要点
海洋的健康
市(地)级以下
海洋
资源
原因
概括
语句概括
建议
宣传
纲要
海洋的保
护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