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指导:对策题经典例题详讲(4)
发表于:2012-06-20 02:26:00 来源:天路公考网 浏览:
字体:【小 中 大】
【例7】
请结合材料,就切实加大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工作力度提出相应措施。
要求:有针对性,条理清楚,表达简明,不超过300字。
住房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是城市住房制度改革和房地产业发展的根本目的。多年来,我国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城市住宅建设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居民住房条件总体上有了较大改善。但也要看到,城市廉租住房制度建设相对滞后,经济适用住房制度不够完善,政策措施还不配套,部分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还比较困难。解决低收入群众住房难问题的基本原则是,要坚持立足国情,满足基本住房需要;统筹规划,分步解决;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一政策,因地制宜;省级负总责,市县抓落实。总体要求是以城市低收入家庭为对象,进一步建立健全城市廉租住房制度,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加大棚户区、旧住宅区改造力度,力争到“十一五”末期,使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农民工等其他城市住房困难群体的居住条件得到逐步改善。
【参考答案】
1.加大投入,搞好廉租住房建设,力争对城市最低收入家庭中的住房困难户做到应保尽保,尤其为其中的孤、老、病、残等特殊困难户解决好住房难问题。合理确定廉租住房保障对象和保障标准。廉租住房保障对象的家庭收入标准、住房困难标准和保障面积标准实行动态管理。
2.规范经济适用房供应对象。经济适用房供应对象为城市低收入的住房困难家庭,并与廉租住房保障对象衔接。
3.加快集中成片的棚户区改造工作,积极推进旧住宅区综合整治。对集中成片的棚户区,因地制宜地进行改造,让困难家庭的负担控制在合理水平。同时,多渠道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
【详讲】
房地产价格宏观调控是目前媒体中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也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而对于申论考试,解决好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相对于宏观调控房地产价格更重要。因为中高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可以更多地通过市场本身来调节。而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就已经不能仅通过市场来进行调节了。在全社会已经普遍解决温饱问题之后,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已经是老百姓衣食住行中最突出的问题。
安居才能乐业,政府有责任、有义务将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解决好。那么应该如何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呢?
说到这里,相信绝大多数读者只要认真思考立刻能够想到两个词“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目前,无论是我国还是世界范围内的其它国家,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主要手段就是“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
能否想到“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不是什么技巧性问题,而是应该通过平时认真地备考使这些印象在记忆中更加牢固、更加全面、更加系统。比如廉租房主要应该廉租给什么人?在贯彻执行廉租房政策过程中有可能出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廉租房是否可以通过货币补贴的形式进行……
这些问题如果在给定材料中提到,当然要通过仔细分析给定材料提取答案。如果给定材料中没有全面的提到这些问题,那就只有靠考生的备考功夫了。
相关的类似问题还有很多,比如什么样的住房可以算作经济适用房?经济适用房在管理过程中,以及廉租房的保证对象选择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再有除了“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以外还有哪些相关政策?比如单位集资建房等等。
再有一些重要的相关问题,比如城市棚户区改造和旧住宅区综合治理问题。说到棚户区改造和旧住宅区综合治理,这里还存在一些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一些符合建筑要求的违章住房应该怎么处理?还有,旧城区改造和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关系应该如何协调处理?
我们来看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写得非常详细全面、深入准确、切合实际。当然我们在考试现场很难将答案作答到笔者整理的参考答案这样的水平。不过,笔者整理的参考答案中的每一句话都是媒体中反复提到过的内容。我们备考的一个最重点的任务就是将这些内容更加系统化、清晰化、结构化。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体会,多数同学只要认真备考、多做练习,对策题并不是申论中的难点。
【例8】
(2007年公务员考试江西省申论试卷)
三、“给定资料6”提到了“生态安全已经向我们敲起了警钟”。请结合“给定资料6”,针对“警钟”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要求:条理清晰,对策建议有针对性,切实可行,不超过450字。(15分)
6.有位学者提出,由于人类对自然一味索取、盲目征服与急功近利,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从而引起大气“温室效应”加剧、大气臭氧层受破坏、酸雨成为“空中死神”、有毒化学品进入环境循环,垃圾泛滥成灾等等,给人类和自然界造成不可复原的生态浩劫。仅就大气污染来说,20世纪末,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材料显示,在全球大气中总悬浮物、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完全污染物含量前10位的城市中,中国占据8位。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338个城市中,只有33.1%的城市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剩余的66.9%都超过二级标准,其中有137个城市超过三级标准。在我国中小城市的空气污染重于大城市,北方重于南方,产业区重于非产业区,冬季重于夏季,早晚重于中午。据了解,我国北方城市大气中降尘和颗粒物浓度100%超标,南方城市50%~60%超标。冬季污染尤为严重。由于环境污染,不仅产生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而且还严重威胁着人民的身心健康,由此而造成的各种“公害病”,新旧传染病接踵而至。
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占有量只有230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量的1/4,为世界上13个贫水国家之一。而且,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华北、西北的一些地区缺水严重。一方面长江、淮河水灾频发,另一方面黄河断流严重,从而造成许多生态问题。同时,我国主要河流普遍污染,其中辽河、海河污染严重,淮河水质较差,黄河水质不容乐观。主要淡水湖泊富营养化严重,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污染。由于农业灌溉技术落后、水利设施不配套、城市管网水漏失,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其在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调节气候、抗御自然灾害、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我国的森林总面积为1.34亿公顷,占世界3.9%,位居世界第5位:森林覆盖率仅为12.29%,排在世界第13l位:人均占有森林面积更可怜,只有0.115公顷,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7.2%。如此稀缺的资源,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目前,我国森林区已出现严重“赤字”,天然森林每年平均消失40万公顷,按近十几年的采伐和破坏速度,到2055年将全部消失。由于对草地的掠夺式开发,乱开滥垦和长期超载放牧,导致草地面积逐年缩小,质量逐年下降。目前,我国90%的草地已经或正在退化。我国目前水土流失总面积达367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38.2%,而且平均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千米。
我国是世界上12个高度生物多样性的国家之一,但同样面临着森林砍伐、湿地开发、野生动物生存空间急剧缩小的严重威胁。我国动植物种类中已有总物数的16%~20%受到威胁,高于世界水平。近50年来,我国约有200种植物灭绝;脊椎动物受威胁的有433种,灭绝和可能灭绝的有10余种,还有20余种珍稀动物面临灭绝的危险。目前,我国34个省区市均发现了外来入侵生物种类,几乎涉及了所有的生态系统,物种类型包括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从高等植物到低等植物。如草本植物豚草、紫茎泽兰、空心莲子草、凤眼莲、大米草等;动物类麝鼠、食蚊鱼、非洲大蜗牛等;外来病害疯牛病、口蹄疫、禽流感等。
【参考答案】
第一,优化产业结构,改变经济增长模式,加大淘汰落后工艺的力度。加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全面实施低效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区域热电联产等重点节能工程。坚持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减少废气排放。
第二,提高环境监管水平,建立健全生态安全监测,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全面实施排污申报登记和排污许可证制度,新上项目必须进行能源消耗审核和环境影响评价,不符合节能环保标准的不准开工建设,现有企业经整改仍不达标的必须依法停产关闭。
第三,健全节能环保政策体系,加快节能环保技术进步,加大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力度。综合运用价格、财税、信贷等经济手段,促进节能环保工作。加强进出口检疫工作。合理规划动植物自然保护区。。
第四,提高全民生态安全意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全社会积极开展生态安全教育和宣传,使每一个公民都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加强公众对司法监督作用,推行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努力解决污染受害者的维权难题。
【详讲】
题目给定材料六的四段内容实际上是目前我国生态安全问题的四大主要问题。
1.环境污染是破坏生态平衡、危及生态安全的首要元凶。
2.水资源匮乏,利用率低,水体污染严重。
3.森林锐减,草场退化,水土流失加剧。
4.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入侵,生态失衡。
很多考生在考场答题时只懂得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仅针对这四个问题提出了四个对策,这样地作答是不正确的。
实际上这四个问题是目前我国环境安全的四个突出问题。对于这样的问题当然要用我们对环境的基本政策来作答。
比如优化结构,大家知道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率、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到2020年力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这其中提到的十六个字前提就是我们最基本的政策,也是保护环境最基本的对策。实际上申论的很多题目归根结底还是在考查党和政府对各种社会问题、社会现象的相应政策。在思考对策措施题的作答时,当然要首先考虑我们已经记住的、积累的党和政府的基本政策。
实际上,广义地讲,现实生活中公务员的所有工作都是在依据政府的政策而进行工作,或者说都是在行政执法。这里的“行政执法”是指公务员日常依据法律和政策所进行的所有工作。
申论出题很多情况下也是根据相关的政策文件设计题目,而文件内容经过加工整理后就是标准答案。这道题目的第一条参考答案当然是优化结构,淘汰落后工艺,改变经济增长模式,加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而这之后的几条对策也可以用本节介绍的思考方法来想到。这在后面还会讲到。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