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范文——群众为什么爱“草鞋书记”

发表于:2012-10-11 00:24:00 来源:天路公考网 浏览:

字体:【  
分享到:

 

  申论是一种考查能力的测试,即全面考查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获得的,必须靠平时的日积月累。考生应抽出时间去多读一些书刊杂志,多读一些中外名著及相关的专业著作,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今年,中组部和人事部并未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提出新的政策与改动,根据中组部和人事部对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安排,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工作预计在10月中旬展开,笔试时间预计为11月底或12月初。根据今年数据统计,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最后的招考与报考的比例为1:53,从报名到考试时间只有短短一个月,考生如何在众多人中脱颖而出,经历过众多大考小考的考生们都应该明白:扎实备考。
  现天路公考网就为广大考生提供申论范文,考生可多加揣摩参考,方可在申论中答得出彩。

 

  群众为什么爱“草鞋书记”
  他在职时,家里人一点儿“光”也沾不上,“农转非”转不了,新房盖不起,连一次公车都“蹭”不上。退休回到老家,一把锄头、一顶草帽、一双草鞋,用生命最后的22年时间,在大亮山上带领群众造林致富,最后将价值超过3亿元的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交给国家。这位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草鞋书记”,给世人带来了震撼与感悟。
  杨善洲下乡之所以脚穿茅草鞋、头戴竹叶帽,一身泥巴一身土,是因当地百姓还在“穿草鞋”,不富裕。他认为“如果眼看着人民群众在受苦,我们却安逸地坐在大楼里悠闲地办公,你不觉得有愧吗?”只有穿草鞋、戴草帽、深入群众中心里才踏实。百姓则热爱这种穿草鞋、背挎包、下地头的干部,喜欢这种不坐车子、不摇扇子、不端架子的领导。这也印证了“位不在高、勤政则名;官不在大、为民则灵”的箴言。“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无需“上纲上线”提炼什么“思想高度”,一名共产党人朴实无华的人格魅力显而易见。百姓称他“草鞋书记”,是对他最高的评价与赞赏。
  杨善洲完全有条件不穿“草鞋”,但他却把穿草鞋视为与群众沟通感情、密切联系的媒介,讲求与群众打成一片。道理很简单,你西装革履、油头粉面,坐着豪车去农村、入农户、到地头,老百姓能跟你这样的人说实话、道实情那才怪哩!群众并非强求领导一起穿草鞋,而是需要领导保持那么一种可贵的“草鞋精神”。换句话说,你穿上草鞋,百姓还有个看你是否办实事办好事的“考验”,更别说你“一盒烟一桶油,一顿饭一头牛,屁股底下一座楼”了。在这个意义上,“草鞋书记”杨善洲带给我们的震撼就是:一辈子都在做好事,一辈子不以权谋私,一辈子带领群众致富,一辈子无私奉献。带给我们的感悟就是:群众爱“草鞋书记”,更爱一辈子为群众谋利益的共产党人。
  时至今日,除了偏远农村,农民穿草鞋的也不是很多了。现在工作条件与生活条件相对优越了,穿不穿草鞋不打紧,关键在于有没有对群众的深厚感情,会不会与群众同甘共苦,是不是真正把群众利益放在心头。杨善洲不只脚上穿着草鞋,更重要的是心里装着百姓、装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责任。穿草鞋不是摆样子作秀,当然也不能鼓捣成“大呼隆”的政治噱头。学习“草鞋书记”的“草鞋精神”,为的是牢记宗旨、服务群众,让更多的老百姓不再穿“草鞋”,能够过上文明富裕的好日子。
  “当官不是永久的职业,永久的职业是好好地为老百姓。”脚上穿着“草鞋”,心中装着百姓,一辈子为群众谋利益,这样的领导干部肯定是一个大写的人,一个为老百姓所拥戴的人。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