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如何理解十八大报告理论
发表于:2012-12-08 00:40:00 来源:天路公考网 浏览:
字体:【小 中 大】
11月25日上午,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开考。近112万考生在全国31个考区47个城市的987个考点同步开考,竞争2万余个招考职位。笔试结束后,相关部门将组织人员阅卷,按照国考程序,预计2013年1月上旬公布成绩。成绩合格线及进入面试和专业科目考试人员的名单,可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网(www.gjgwy.org)、人社部、国家公务员局网站查询,天路公考网届时将第一时间为考生开通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成绩查询入口。
关心时政、了解时政是公务员的最基本素质之一。十八大报告内容是对我国大政方针以及我党理论路线的高度概括,这是公考者必须要关注的时政内容。但大家也完全不需要死记硬背十八大报告内容。为帮助考生更容易地、更深入地理解和吸收十八大报告要义,天路公考网建议考生可以通过以下了解:
时间:2012年11月29日14点30分
地点:清华大学大礼堂
嘉宾:程恩富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报告主题:准确理解十八大报告的几个理论问题
首都高校师生党的十八大精神系列主题报告会
[教育频道]:11月29日下午2点30分,人民网教育频道将图文直播首都高校师生党的十八大精神系列主题报告会首场报告会,敬请关注。[16:13]
[唐立军]: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在清华大学举行首都高校师生学习十八大精神首场报告会,听取专家的报告辅导,并对高校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进行再部署。[14:31]
[唐立军]: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首要任务。近期中央、教育部党组和北京市委先后印发了《关于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通知》,对学习宣传贯彻活动提出了明确要求。按照中央和市委要求,市委教育工委将于近期组织系列的高校的报告会,开展学理论、铸信念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同时通过网络等新媒体开展学习宣传,为高校师生搭建内容丰富、使用便捷的学习平台。[14:31]
[唐立军]:今天的报告会也将通过“首都百万师生微党课”微博平台、人民网进行直播。参加报告会的有首都高校的主管领导和师生代表共700余人。今天系列报告会的首场报告,我们非常高兴的邀请到了程恩富教授为大家作《准确理解十八大报告的几个理论问题》的主题报告。程教授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程教授同时兼任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理论首席专家、国务院学位办学科评议组专家等,长期从事中外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经济学研究,具有深厚的学习素养,研究成果十分丰富。2004年5月曾在胡锦涛总书记主持的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议上讲课。下面就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程恩富教授作报告。[14:32]
[程恩富]:尊敬的唐书记、邓书记,老师们、同学们,非常高兴来到北京市教委,和部分师生进行交流,以下讲的是宣传性和探索性相结合的一种讲法,也就是结合一些现实问题和理论上有争论的问题来做一些分析。[14:33]
[程恩富]:我们知道党的十八大报告,新意很多,我专门写了文章进行了概括,主题很鲜明,八项基本原则很重要,五位一体、七个方面的工作全面系统等等。我想其他同志也都会作不同程度的概括。[14:34]
[程恩富]:我这里想结合一些理论难题来讲解,详略不同的解释五个问题。[14:34]
[程恩富]:下面我想讲五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关于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14:40]
[程恩富]:这次十八大文件,大家可以看到,在修改党章报告里面是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起作为我们党长期要坚持的指导思想,也提到它也是行动指南,这是修改党章。[14:41]
[程恩富]:如果简称,还可以更加简略的一个称呼,方便讲话,包括标题的课程,那就是以马列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为指导,因为中国化理论也是马克思主义,所以以马列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为指导,这样从马克思一直到科学发展观都有了。然后是重点要落实、要贯彻的是新一届中央领导的治国、治党的某一个基本的方针,有一些新的政策举措等等,可以这样来提。[14:43]
[程恩富]:我主张引证习近平同志去年有一个讲话中间也提到过,叫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武装全党。第二个简略的提法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为指导思想或者为行动指南。[14:45]
[程恩富]:这里面大家看到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里面对三代领导人都有一个准确的评价,就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人,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取得的成就。往往这方面我们改革以后会有所忽视。实际上来看,这次措词更加鲜明一些。提到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因为有些同志对社会主义改造也是全盘否定的,成功地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这个十七大报告也有的。后面一句话,评价就更高一些了,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独创性的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三样东西,就是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这里面就确认了取得了巨大成就。[14:47]
[程恩富]:因为我的重点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过去我也写过文章。从统计资料证明,实际上毛泽东时代的经济绩效是不低的,如果单纯从GDP来说,毛泽东时代的年均GDP是6.1,这是改革以后根据当时的情况调整到的数字,所以这不可能是有假的。6.1,按照美国一位专门研究毛泽东和邓小平的一位教授——麦斯纳教授的书,这本书有中文本的,他认为毛泽东时代是二战以后五个工业化国家最快的之一,他用资料证明的。[14:48]
[程恩富]:毛泽东时代初步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这句话的评价是实事求是的,而且在世界范围内来看,这就是十八大报告里讲的巨大成就。[14:52]
[程恩富]:在将近30年内建立初步完整的工业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原来日本本来就有,日本还不能算,真正能算的也就是韩国,别的国家都没有建立。韩国都是冷战的产物,亚洲四小龙等等,为什么分布在亚洲,社会主义国家旁边。过去台湾有一位先生写过文章也是这样说的,和台湾地区情况差不多的国家和地区没有一个富起来的,没有一个强起来的,台湾为什么相对发展比别的资本主义国家要好一些,就是因为它是冷战产物。韩国,包括台湾地区等,都是冷战的产物,就是吃了小灶,吃了欧美的小灶,特别加以扶持的,包括日本也是这样。它的产品可以打出去,它要技术,美国可以卖给它,要资金美国可以借给它。但是欧洲要到美国国家直接投资,它是拒绝的。拒绝的话,它的产品还可以畅销美日。像中国现在,你想做就不行了,它是把你作为一个潜在对手,实际上是包容的二次的打击对象,是不一样的。所以外部环境是不一样的,不能简单地比较北朝鲜、南朝鲜、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港澳台地区,这不能简单的比较,要是比的话,实际上级别是不一样的。我们大陆是重量级的,港台澳是轻量级的。你在那个范围内,轻量级发展的好,你也是轻量级的,我们是重量级的,这不一样。所以,这里面比较有一个怎么比较的问题。[14:53]
[程恩富]:所以,今年6月份,习近平同志还专门到中国人民大学去考察关于《资本论》的教学和研究问题,还讲了一段非常精辟的话,认为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列主义,包括它的经济学,是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实践的检验,这次西方的金融经济危机再次证明《资本论》是真理等等。所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对我们当前仍然有指导意义。这次里面提到军事思想,首先也是提到毛泽东军事思想等等。[14:54]
[程恩富]:中特理论,大家学习比较多了,它分别回答一些重大的一些现实当代中国的发展的现实问题,不同的形式,具体来讲,世情不同、国情不同、党情不同,这“三情”都发生了变化,十七大报告提到“三情”,这次十八大报告又再次提到“三情”,我们要根据三情来具体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政策创新。其实我本人的学术观点,在十七大之前半年我就书面化了,就是提到了要以世情为鉴,以世界的情况作为借鉴,世界有正反两方面,各方面的经验,不同的模式,不管是哪一方面、哪一领域的问题都有不同的模式,所以以世情为鉴。第二句话是以国情为据,就是你最终要掌握世情,同时最后,理论也好,政策、制度等等,都要最终根据中国的国情来制定。[14:54]
[程恩富]:从学术方面来看,也是要遵照十八大报告、十七大报告提的一些基本精神。我们社会科学,不管是研究也好,学习也好,也应该有一个总的方针的处理、学术创新的原则,这就是我个人主张提世情为鉴、国情为据、马学为体、西学为用、国学为根。我们中国社科院的学部委员、中国哲学家学会的,原来是会长,现在是名誉会长,也是基本这个精神,和我们的措词稍微略微慢了一点,他写文章也是张岱年,能够提得比较早,张岱年在30年代、解放以后都是这样提的,类似于这样的提法。[14:58]
[程恩富]:或者是武汉大学李达校长,原来的“一体两翼”,“一体”就是马克思主义学术,你搞哲学的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你搞经济学就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两翼就是中国哲学、中国经济学,古近代的,就是所谓国学的,还有西学的,西方哲学、西方经济学、西方政治学等等。“一体两翼”是这样来发展。这是我讲的社科界,联系社科界,我们怎么来贯彻落实十八大的精神,中央一贯的精神。[14:58]
[程恩富]:今年李长春同志也特别强调,世界已经在快速发展,而中国社会科学要积极加以提炼,要研究新概念、新范畴、新论断,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过去也提到理论体系、学科体系,现在又有学术话语体系,我主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刚刚在海南召开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这样一个全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论坛,很多45岁以下的青年学者写了很多很好的文章,我主编了《马克思主义研究》杂志,将发表两组文章来探讨。[14:59]
[程恩富]:所以,我们社科界这个指导思想不是空的,我这里的意思是说,我们这个指导思想、行动指南对我们社科界来讲,实际上就是要进一步贯彻落实的。就是要来进行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学科创新和学术话语体系的创新,这是我们的一个重要任务。[14:59]
[程恩富]:这是我谈的第一个问题。[14:59]
[程恩富]:第二个问题,以下四个问题,我想详略不同地对“四位一体”的建设做一个联系实际的分析。因为生态建设,现在理论争议不大。生态建设在我看来,主要是两个问题,第一,参与国际博弈,希望发达国家带头能够减少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应该出更多的经费,因为他们人均的排碳量都比较大,人均的污染程度都比较高,他们批评中国总量高,总量高,因为我们人多,但是人均污染,他们大;人均消耗,他们大。[15:01]
[程恩富]:应该首先从人均污染程度大的,对大气、对污染环境不利的状态造成的,这是国际斗争。事实上,一方面我们国际斗争,一方面我们也要抓紧总量的控制,节能减排等等,我们还是要做的,但是在国际博弈就不是讲这个,而是讲人均数。[15:01]
[程恩富]:但是1998年洪水以后,长江洪水以后,当时我一听到长江洪水一爆发,我就知道我这个观点可能就迅速地会上升为主流带,坏事变好事,就是过去讲的。1998年以后中央政治局迅速作出决议,要退耕还林,逐步地以后又是草原方面也要退耕还草等等都开始了。所以1998年以后,我们逐步占上风了。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理论上没有太大争论,主要是国内国际两个问题。但是在别的四位一体方面,尤其是根本的问题,还需要梳理,还需要切实的科学分析,这是有理论难度的,有些确实是有理论难度的。所以,第二个问题,我来分析一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首先说经济,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问题。[15:06]
[程恩富]:这一次十八大报告,大家看到关于经济问题就是两个问题,第一是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标题就是把两者合起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具体内涵是什么?总书记在前面一部分里面实际上是概括了四个层面的体制,大家可以看,五个加快,就是五个完善。第一个完善是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总的一句体制性的表述,但是这个体制下面有哪些层次呢?实际上是通过下面四个完善来说明的。第一个完善就是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它的关键词,用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产权,三个词就是所有制,广义的所有制和广义的产权的概念是等同的。这是一个基本的经济制度。[15:06]
[程恩富]:第二个制度就是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它的关键词就是分配。分配和产权是什么关系呢?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产权决定分配,生产方式里面最重要的是产权关系,是所有制关系;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生产方式里面最重要的就是所有制,所有制结构决定分配结构。所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就是以公有制为主体来决定的,如果一旦公有制不占主体,按劳分配也就占不了主体了。占主体也就是占主要的部分。[15:07]
[程恩富]:我们知道在国外的金融自由化也包括“四化”,美联储,过去美联储是中央银行,总归是国有的,那不对,美联储是私人的,是由几家私人控制的。这个最早还是到我们马院来访问的啊美国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告诉我的,而且他还告诉我一个情况,说美国政府实际上在历史上曾经有两个总统想把它收为国有,他们刚放出风要收为国有的时候,这两个总统统统被暗杀死亡,说明美联储寡头的力量是非常强的,而且你是逮不住他们的,即使逮住了,就变成一个神经不正常人。你想神经不正常的人,他能知道总统的行径路线吗?他的枪法能那么准吗?事后又能逃之夭夭吗?然后又有那么多人为他辩护吗?要经过美国的所谓民族的那么多法律程序,有一个前两天放了,肯尼迪放掉了,枪杀掉了。[15:09]
[程恩富]:5月份以后,大家可以看到,中央的三报一刊,主流媒体大量发表文章,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实际上前一年吴邦国委员长在“两会”期间也强调要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按劳分配为主体等等。[15:13]
[程恩富]:邓小平多次强调,社会主义有两个根本原则,第一就是公有制为主体,第二是共同富裕,一个是产权,一个是分配。[15:16]
[程恩富]:所以,小平同志非常的清醒,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学的非常精辟,就是两句话,别的计划市场不表明社会主义性质,不是基本经济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就是产权,产权也决定了分配,这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所以计划与市场,这个多一点少一点,哪怕这个国家没有一点计划,那它也是社会主义,决定社会性质的是产权关系,也就由此决定了分配关系,财富和收入分配的问题。[15:17]
[程恩富]:比如我们举个反例,在苏东巨变以后,当之年轻的经济学改革家,后来担任总理的盖达尔,都是经济学博士,还有丘拜斯担任俄罗斯相当于国资委的主任,叫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实际上是私有化,是部长,他的任务是把它卖掉,所有叫私有化部。在俄罗斯巨变以后,他们掌权以后,他们就说实话了,说我们原来说搞非公有化、搞私有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那不是主要的,主要是让共产党永远起不来。为什么呢?一旦搞了私有化,经济都是私人掌握的话,共产党办报纸没有广告,办电台没有钱,所以你的舆论就是在你办报,就是在几万份、十几万份,它那儿是几百万份,又是电台、电视台,共产党妖魔化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受众怎么会选你呢?怎么会选俄共呢?不可能的,因为新闻自由,可以随便说,不要出书的,你要打官司也没有那么简单。[15:22]
[程恩富]:所以,一旦私有制占了主体以后,那就会像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经典表述所说的,一旦经济基础发生变化,上层建筑或迟或早会发生变化。[15:27]
[程恩富]:不仅光明日报,而且人民日报在两会前一两个月专门采访了国家国资委的副主任、研究中心的主任,也采访了我,分三段来谈国有企业。第一段是说国有企业、国有经济的改革是有成效的,不是什么低效率。第二段,当你效率高的时候,效益好的时候,最近几年的舆论,它说你是垄断。所以,第二段就解释国有企业,什么叫国有企业的垄断,要进行分析。[15:27]
[程恩富]:这里我最近两年也专门看了一些国内外的文献,我现在可以简略地把我看的文献基本结论和大家交流一下。什么意思呢?就是西方反垄断,包括反垄断法,它和过去不一样,90年代以来,西方反垄断法实际判案的时候,它是不反生产经营的集中度,就像微软,它占的比重很高,柯达胶卷占的比重很高,你看西方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的几次并购,国际范围内的并购,它已经是世界的第五大公司,它还要和第一、第二大公司进行合并,什么原因呢?它和70年代不一样,70年代当时有一个分解的趋势,但是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后,世界全球化的进展,所以,各国都加大了成立大公司,航空母舰越来越大,从而在世界上占据数一数二,在经济上节约交际成本,节约广告费等等,技术创新的实力更好,全球布局。它是这样一个关系。如果你都是小的,小船或者小航空母舰,国际竞争也排不上号。[15:28]
[程恩富]:所以,西方已经不反生产经营的集中度它占百分之四十、五十、六十、七十,都不反,反的是什么呢?反的是你的垄断有没有行为,比如说打上价格联盟,公开的或者背后打上价格联盟,或者是捆绑销售,这种不合理的垄断的一种竞争的行为,只反这个。所以,中国也是这样,中国在前几年定的反垄断法也是这样。就是学习西方,不反生产经营的集中度,你只要有两个公司以上那就行了,你两个公司哪怕都垄断了,占有了生产经营的百分之百,都不要紧,国家垄断基本是反对的。结构比例就不算了,一般是反对的。[15:29]
[程恩富]:所以,反垄断法也是这样的,中国人民大学一位法学家曾经在反垄断法制定后,在人民日报写过文章,他当时在起草小组里面就坚决反对把国有企业叫做垄断企业,但是现在这个说法比较普遍,好象国有企业都是垄断企业,垄断的都是不好的,那是不对的。我在国内经济学界是最早把垄断这个词中性化,因为既然西方也是这样,世界也发生变化了,我们垄断竞争等等都是中性化,像剩余价值、利润都一样,是中性化,就看谁垄断。如果是公有制,它的生产经营集中度在某些领域,它集中度比较高,那这个是对的,有必要的,有利于加速中国现代化和民富国强。而你是垄断,我们就反对,你这个连孙中山都反对,三民主义的重要一条是什么?除了平均地权就是抑制私人大资本。[15:32]
[程恩富]:垄断怎么看?我们应当怎么反?反什么?实际上是反垄断行为,不是反垄断生产经营集中度,这是一个观点。国内外都是这样的。第二,如果是生产经营集中度的话,那最好是公有资本控制,公有资本占生产经营中的大头,也就是作为一个中性范畴的垄断,那可以,如果是私人垄断,那么它的弊端就是弊大于利。[15:34]
[程恩富]:第三句话,国有企业在生产经营集中度的大多数,也就是垄断,它要改进生产经营。它的定价要具有合理性。比如手机费的定价,石油、汽油的定价,要听证,你该调整的要调整,那是一个管理问题,你不调整,这和国有企业性质没有关系。现在有些地方,比如公共事业,水电费,如果私人的话,将来国家定高,你不信就等着瞧。国家可以调整政策,而私人是必须要有相应的利润的。一旦他占有垄断地位,那情况就不一样了。[15:34]
[程恩富]:美国这些资本主义国家,包括瑞典市场经济,它的基本经济制度就是私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或者私有制为主体的混合经济,我们是公有制为主体的混合经济。所以,你政治上坚定,信仰上坚定,信仰、信念、自信,它这个必须要建立在理论的基础上,学术的基础上。而所有制产权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之基础,所以,这个问题搞不懂,别的问题你再坚持,最后都会落空的。因为理论有逻辑性的。[15:38]
[程恩富]:第三个层次关键词就是条件。中央文件,十八大报告的话就是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更大范围、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在另外一个地方就讲经济改革的重要方面就是,一个重要的核心内容就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所以,这个又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发挥市场调节的基础性作用,一方面要发挥,用中央文件的话来讲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体系,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这两方面也是一个对立的统一,要处理好,缺一不可。因为我的学术观点,就是以市场调节为基础,以国家调节为主导,实现一种基础主导功能性的结合。这种说法可能更加学术化一些,更加对称一些。[15:38]
[程恩富]:宏观调控,资本主义国家也有,实际上国家搞的也不光是宏观调控,按照西方经济学和我们的一些观点,就是说,国家在经济方面是两件事,一个是宏观调控,宏观调控是指宏观变量的调节,总需求、总供给等等,但是还有一种微观调节,也叫微观归置,那就是调节比如食品安全问题,要企业的准入证,包括反垄断行为,这都是微观调节。所以,这个就是国家调节的力度和范围,可能要比西方国家总体上要略强一些。这里面我们和一些自由主义还是有分歧的,实际上比如说日本、韩国大家都公认的,它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时候,在金融危机、经济危机以前,特别是二三以后一直到八十年代,他们基本上是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这个中外学术界基本上是这么概括的,政府主导型的,也就是国家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所以他们经济发展比较快。后来出现问题了,自由主义者就认为这是政府主导的原因,结果是政府主导,把板子打在政府主导。而中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是把这个板子打在私有制,因为你是私有制市场经济,而且你后来又不赞成政府主导,或者在政府主导中个别地方有不当的地方,产生了经济危机。你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了,是所有制决定了。思路不一样了。[15:40]
[程恩富]:我们为什么没有经济危机,美国的高官、美国负责经济事务的副国务卿去年就搞清楚了,不仅他搞清楚了,他直接发表文章,公开讲话说,为什么我们有经济危机,中心意思,而且治理还很难。为什么中国一下子就应付了经济危机?其实中国没有经济危机,中国是受西方金融经济危机的影响。特别是开始的一年受的影响比较大,最近两年受的影响就比较少,但还是受影响。为什么中国没有?原来他们是国有企业比较多,宏观调控力度比较大,宏观调控又有国有企业公有制这些基层单位在微观上加以配合,也就是说,宏观调控有微观基础,而我们宏观调控,微观不理你,为什么?它是私营经济,私人垄断企业,我听你的,你都是我们选出来的,你的部长还想调控我吗?所以,日本后来几大垄断企业战后做大了以后,就不听国家的了。我说了算,产业政策要你说了算?是我们花钱说你好才把你选上的。我今天说你好,那你就选上了,明天说你不好你就下台了。所以,日本像走马灯,基本上年均一个首相,年均一点几个月一个首相,什么原因?就是他都是有支持的,你还想像过去那样,过去是特殊时期,是刚刚战败,集中力量,一旦做大了就不听你的了。所以垄断企业天然有反国家调控的本性。这就是我们经济学研究出来的。西方经济学不会明确地告诉你这一点。但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明确地告诉我们揭示出来的一个真理是基本事实,不信你可以问问这些垄断寡头。你服不服这些产业调整政策,他肯定不服,他要说了算。[15:45]
[程恩富]:所以,美国副国务卿去年就用了概念,叫竞争中立论,今年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发表一组文章,2月6号发表一组6篇文章,集中力量,标题就是国家资本主义,批评中国、俄罗斯、印度等使国家支持国有企业和私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和我们自由资本主义进行竞争,结果我们竞争不过他们。所以,我们经济不行,还恢复不起来,他们金砖几国蒸蒸日上。尽管他们也有问题,但是总的来说比他们好。所以,当时人民日报也紧急约我写文章,要说明什么叫国家资本主义,第二,为什么西方这样说。后来有一篇三四千字的文章来说明这个问题。所以,西方就是明确,美国副国务卿就说,我们要联合欧洲,要采取行动,让中国的国有企业减到最少,最好减到和我们美国一样。[15:47]
[程恩富]:第四个关键词就是开放。开放就是文件说了,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实际上如果从学术化来讲,开放也有一个对立面,就是保护。开放的对立统一面是什么?是保护。它是一对矛盾。在没有进入到社会主义经济全球化之前,它开放和保护都是一对矛盾。你面对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这个浪潮,你肯定还是有这个问题的。保护这里是什么问题呢?那就是后来文件里讲的,就是我们要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就有金融安全、产业安全、经济安全问题,就有自主创新问题,你要建立创新型国家,你不能跟在后面等等这类问题。所以,这个在市场经济方面有四个层次。[15:48]
[程恩富]:在转变经济发展这个方面的问题,实际上是转变对内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大家可以看到,对内发展方式讲得比较多,时间关系,我特别提一下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这个在前年总书记在两会期间的讲话就讲过,前年就讲过,去年2月份又再次提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六个方面的工作,其中第六点就是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所以,去年我出席两会,我发现政府报告没有这个词,所以我当时就建议,应该出现如何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并且要有措施。可能研究不够,他们当时没有接受这个意见。今年两会,我看到政府报告有这句词,但是,我觉得没有采取什么措施,说的不明确,所以我又再次提,我说应该界定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到底有哪些工作要做,因为我那是大前年就首先提出来了,我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后来国家发改委还专门调去全文看。中央一提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时候,我迅速套用这个词,就是理解为对内要转变,对外也要转变。对内大家都看到了,但是对外,很多人没有认识到,所以我就用了这个词。[15:50]
[程恩富]:这次我看十八大报告非常好,就是不仅继续提出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而且是有具体内容的。这个内容非常好,大家可以看看,要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要创新开放模式,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加快走出去步伐等等。这些提法都和我们过去的学术研究是一致的,就是要创新开放模式,我们过去的开放模式,中外学术界多数人是把它概括为出口导向型的。现在我们就要转变这个。[15:51]
[程恩富]:第三个问题就是关于政治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这个大家也是非常关心的问题。我想提纲挈领地根据十八大的精神概括几个有争议的看法,针对这些看法我概括一些观点,完整的大家看报告本身。[15:55]
[程恩富]:一个就是社会上议论比较多,理论界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刚刚起步,严重滞后。这个提法还是比较流行的。我是一向不赞成。三年前中央党校的一位副校长就提出这个概念,我在回答记者提问的时候,我说我不赞成。为什么?我说,根据基本事实,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改革大体是同步进行。你去看邓小平一开始就强调民主与法制,民主与法制都属于政治这个概念,而且我们用了30多年就立了西方一百多年立的法,初步建立了完整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就是政治。而且我们党内民主、人民民主,自小平那时候开始就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小平1985年、1986年就讲过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问题,所以我认为,我们要掌握的总书记的讲话里面也是这样讲的,同步进行的。[15:58]
[程恩富]:第二个观点就是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和成就。有些人也是不承认的。因为有些人心目中的民主政治就是美国的或者是瑞典的、台湾的、日本的,这样他就觉得你没有什么进展,因为你也没有搞西方的竞选制,轮流执政,多党制,搞资产阶级多党制,你没有这样搞,他认为你没有什么进展,你都是小打小闹,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因为我们是要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所以我们认为,有些进展就属于重大进展。[15:58]
[程恩富]:比如党内的选举制度等等,那也是有了重大的变化。中央委员、中央领导人的推荐制度等等,在改革前都不具备的,或者在改革初期也不具备,也是一步一步来的,包括村民选举、社区问题、基层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