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车轮腐败”贵在攻坚克难

发表于:2012-06-15 22:12:00 来源:天路公考网 浏览:

字体:【  
分享到:

 

\

    资料图片:“要对公车私用行为实行‘零容忍’,发现一起处理一起,重拳出击、多措并举,切实管住、管好公务用车,”近日在西安召开的全国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中央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办公室主任尚晓汀作出上述表示。 新华社发 李二保 作

    新华网北京6月14日电(记者 周英峰)14日在京召开的全国党政机关违规公务用车处置工作会议指出,公务用车治理正处在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任务仍然艰巨,不能有丝毫懈怠。

    党政机关超编超标配备公车、违规换车借车、摊派款项购车、豪华装饰公车、公车私用等违规行为,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称之为“车轮腐败”。针对公车配备使用管理中的突出问题,中央从去年4月起启动了专项治理。一年多来,近20万违规公车被清理出来,170名干部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专项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

    公车治理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十多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对公车治理问题高度重视,出台了一些规定和措施。客观地说,这些年的治理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效果还不够理想。此番专项治理开展至今,配备使用豪华车辆、公车私用等问题仍时有反映,管理薄弱等难题仍未破解,这与中央的要求和群众的期待仍有不小差距。

    公车治理之难,难在利益纠葛。专项治理中摸清违规公车的底数并不容易,纠正处置违规公车更不容易。当前,一些地区和部门仍存有观望和畏难情绪,违规公车处置工作进展缓慢。治理工作要见到实效,就必须下定决心,严格执行政策,认真处置每一辆违规公车,该收缴的收缴,该退回的退回,该拍卖的拍卖,该报废的报废,该调剂的调剂,决不能走过场和不了了之。

    纠正公车乱象,贵在攻坚克难,重在长效机制。管理体制不顺、主体不明、责任不清;使用效率不高、专车化和一人多车;配备购置审批程序不严、领导干部特批;运行维护成本高、经费浪费超支;监管不力、公车私用……这一个个问题,无不是制约公车治理成效的难题。走出公车治理“雷声大雨点小”的怪圈,最需要的是决心和魄力,最根本的是构建科学、规范、管用的公车管理制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