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水泥锥“阻止”流浪汉是一个歪招
发表于:2012-07-05 02:34:00 来源:天路公考网 浏览:
字体:【小 中 大】
近日有网友称,广州白云、天河有多处天桥和高架桥底,浇筑了密密麻麻的水泥锥。记者向多部门了解水泥锥区域的管养权属,却没有部门“认领”。有工作人员表示,过去桥底聚集了太多的流浪人员,市政部门为防止安全隐患,在桥底建了水泥锥。(据7月3日南方新闻网)
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和管理,一直是许多城市管理者面临的一个难题,所以笔者宁愿相信广州采取浇筑水泥锥的方式也是无奈之举。但是,对于这种方式,笔者却实在不敢苟同,这种方式不仅无益于问题的解决,反而凸显出城市管理者的冷漠。对于流浪人员,城市管理者应该考虑的是在哪里为他们安家,而不是夺去他们的遮风挡雨的地方。
城市管理者整顿市容市貌的出发点无可厚非,但是必须注意方式方法, 城市管理也要讲求包容、厚德。我们姑且不论浇筑水泥锥能否让流浪人员“知难而退”,仅是这些刺眼的水泥锥就足以刺破一个城市的温情。流浪人员显然都是困难群体,也许他们都有一段辛酸的故事。如果我们不能给每一个流浪人员一个庇护之所,却还要通过这种冰冷粗暴的方式去驱赶,如何不让人心寒?如果要用“水泥锥”的方式来维护整洁和秩序,“美丽”又从何谈起?
广州市的这种做法应该禁止。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这些手段得到默许,在城市管理的诸多方面就会出现更多的“水泥锥”。而这些“水泥锥”就会成为城市冷漠和狭隘的印记,映衬出的是政府爱民之心的缺失,而不是城市的文明与和谐。
媒体报道称,记者曾多方采访相关部门,可是却没有一个部门承认是自己所为。“不敢承认”也许说明相关部门也认识到这个举措的荒谬之处,既然如此,那就不妨大大方方承认错误、改进工作,给予社会上的困难群体更多的关爱,让每一个群体都能够在城市里充满尊严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