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输赢都是骄傲”是豁达的奥运观

发表于:2012-08-04 01:29:00 来源:天路公考网 浏览:

字体:【  
分享到:

 

  珠海市斗门的李强和黄茂兴两名划艇选手,出征奥运,令人期待。黄茂兴作为土生土长的白蕉南环村人,能参加奥运,村民都乐称“全村都光荣。”村民纷纷表示,“初赛、决赛都将集体观战,一定会全程为茂兴打气。”黄茂兴的父母表示,孩子能否夺奖牌其实都不重要,关键是赛出自己的实力。乡亲父老对茂兴也是爱护有加,“不管输赢,孩子都是我们的骄傲。”村民们乐称。(8月2日《珠江晚报》)
  
  “不管输赢,孩子都是我们的骄傲,”这话说得多实在。参加奥运会,当然人人都想得到奖牌,可在瞬息万变、可遇而不可求的赛场上,实力强不一定就能得到金牌,背后总有诸多偶发因素。况且运动员还承受着常人难以理解的巨大压力等。只要运动员尽力了,即使没有得到金牌,我们也应该像黄茂兴的家人和老乡一样,用豁达、宽容、释然和善解人意的心态,欣赏他们的参与,得到金牌固然好,得不到金牌和奖牌也值得骄傲。
  
  特别需要强调是,当下,中国综合国力已得到世人认同,奥运奖牌所承载的“国家形象”、“民族素质”的重大代言使命已淡化很多,“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同。我们就更应走出功名体育,回归到豁达、自然、轻松和唯美的体育精神上。
  
  可看看这几天的新闻,国人的金牌崇拜意识还非常浓啊。最典型的就是女子53公斤级举重比赛中,周俊三举全部失败,杭州《都市时报》竟然以“中国女举最耻辱一败”为标题报道此事。选手吴景彪屈居亚军后,“我有愧于祖国,我有愧于中国举重队,有愧于所有关心我的人。对不起大家!”三次道歉赛后,在新闻发布厅,他又站起来向在场的工作人员、记者及志愿者鞠躬致歉。
  
  得不到金牌就成了“历史罪人”,甚至被认为是“耻辱”。将金牌当做体育成功的唯一目标,过分纠结比赛结果,而忽略了享受体育,让奥运会应该承载的和谐、愉悦、舒畅精神,成了空谈。所以,这些人应多学学黄茂兴家人的这种金牌观和体育观,看淡成绩,注重参与;看淡功名,多挖掘精神意义。这对于体育事业的和谐发展、奥运精神的传播,是一种积极推动。
  
  因此,我们应该调整奥运心态,多一些善解人意,少一些沽名钓誉;多一些激情鼓舞,少一些动辄挖苦;多一些豁达大度,少一些斤斤计较;多一些包容宽容,少一些过分纠结。这也是对奥运会的最积极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