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黄金周,我们毕业了吗?
发表于:2012-10-09 00:27:00 来源:天路公考网 浏览:
字体:【小 中 大】
这个黄金周过的怎么?想必不同经历的人,心里有不同的答案,但无论个体感受如何,但都跳不出家国情怀的包裹和珍惜团圆的情愫。
再累的工作也要松弛有度,尽管还有那么多事情要去处理,但短暂的放松,是长期紧张工作后必须的自我调整;再长的假期也要结束,尽管紧握家人的手是那么地不愿意松开,但回到工作岗位,是假期后的共同责任。这个黄金周,尽管有不舍、有抱怨、有回味,但还是轰烈烈地来了,又悄悄地走了。
在人们越来越重视休闲质量的今天,黄金周比它刚诞生那会儿更容易被评头论足。刚刚过去的黄金周便是如此。黄金周的鲜明特点是,统一放假,扎堆休息。今年加上高速公路对7座以下私家车免费放行,因此扎堆的效应就更为明显:景点人满为患,高速公路在一个时段出现严重拥堵等等。人多与拥堵,是每个出行的人都不愿意看到的,但黄金周里又是客观存在的。
出现拥堵的黄金周还要不要?提出这样思考的人不在少数。去建设性思考总比一味的抱怨要有意义的多。黄金周不是十全十美,也做不到十全十美,但从总体上看,黄金周带来了不少正效应——家庭团聚的快乐,出行消费的激情,调整心情的契机,规划人生的新起点,体验休闲的新尝试等等。
看到正效应,不是要忽视负效应,如果说黄金周是一个不错的休闲选择的话,那么通过一个又一个黄金周的历练后,整个社会要懂得如何去减少负效应。
就拿出行来说,这里面既有公共部门的服务质量问题,也有出行者的理性、文明问题,如果公共服务不到位,那么必然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出行问题,但如果光有公共服务部门努力,没有每个出行者的配合,那么就很难做到有序文明;比如旅游,如果总是那些传统大景点在唱独角戏,那么人满为患就难以根治,如果我们的旅游市场多开发一些产品,适应私家车时代人们旅游出行选择的话,那么必然会合理调剂黄金周里的人流方向;比如消费,黄金周里人们的集中消费行为给市场带来了亮色,但如果商家抱着“宰一把拉倒”的心态,那么损害的不仅是消费者的信心,还有好不容易培育起来的消费动力,最终损害的是商家的利益。
总而言之,黄金周是一个宝贵的大课堂,包括政府在内都是这个课堂的学生,关键问题是已经经历了多个黄金周课堂教育了,大家要学会毕业。从思想和行动上都要更加明白几个道理: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人们对休闲质量的追求越来越高,这是机遇,也是挑战,要掌握应对挑战的本领,比如更好地执行带薪休假制度;休闲旅游时代更呼唤个体的理性文明,因为文明是保证更好休闲的养分;休闲消费是一个朝阳产业,但不能因为今天的短视而遮住了朝阳产业的光辉。
直面这个黄金周,我们都要问一句:毕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