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言语理解习题精解(29)

发表于:2012-06-15 23:29:00 来源:天路公考网 浏览:

字体:【  
分享到:

 

1.设立最低工资的初衷是维护低收入的贫穷工人,但到头来这些人却找不到工作。有最低工资的规定,雇主当然是选聘生产力较高或较“可爱”的了。在美国,最低工资增加了种族歧视——支持这种结论的研究很多。

最低工资制度让一些人找不到工作的原因是()。

A.一些雇主有种族歧视B.工资太低不能维持生活

C.没有了报酬上的就业优势D.生产力不能满足雇主的要求

2.家长对孩子的表扬既要实事求是又要恰如其分。孩子为家里做了好事,家长只要道一声“谢谢”也就足够了。表扬还要与孩子的年龄相吻合。6岁的孩子在家长的指导下学会了擦玻璃,即使擦得不那么干净,也要受到表扬。反之,一个10岁的孩子若连窗子都擦不干净,家长就要对他进行批评教育。

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

A.家长不应该批评孩子

B.家长要赞许做好事的孩子

C.家长对孩子的表扬既要实事求是,又要恰到好处

D.家长对大年龄孩子要适当批评

3.气枪弹击碎玻璃的痕迹与其他膛线的枪支击碎玻璃的痕迹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气枪虽然有膛线,但它是用弹簧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来发射弹头,速度低、能量小、重量轻(每个气枪弹重0.5克),所以气枪撞击玻璃时,对玻璃的作用时间长,作用力小,穿透能力小。其玻璃击碎痕迹也不同于石击玻璃的痕迹。

最能准确复述这段话主要意思的是()。

A.气枪击碎玻璃的痕迹不同于其他枪支痕迹

B.气枪击碎玻璃的痕迹之所以不同于其他枪支造成的痕迹是由于它是用弹簧压缩空气作为动力的

C.气枪弹痕极易辨认

D.其他有膛线的枪支的弹痕也不同于石击玻璃

4.高速公路设计的行车时速一般为120公里,大大超过普通火车的时速。与一般公路相比,车速大大提高,运输成本可降低20%多,交通事故可减少60%~70%。一条4车道的高速公路,可承担的运输量相当于一条双轨铁路。美国现有高速公路每年在运输上可节约60到70亿美元。高速公路的建设费用一般十年左右即可收回,车祸死亡率只有普通公路的一半。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即高速公路()。

A.承担的运输量大

B.行车速度快、效率高、安全舒适

C.虽然造价高,但经济效益很大

D.交通事故只有普通公路的一半

5.鉴于现代科学技术的特点,一个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人就应该既深钻自己的专业,又要关心有关的别的学科,尤其是基础科学发展的情况。点与面相结合,专与博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胜任工作和做出更大贡献。

这段话直接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A.现代科学技术是十分深奥的,普通人很难理解

B.只有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的人才能更好地胜任工作和做出更大贡献

C.从事现代科学技术工作的人,不仅仅要深钻专业,同时还应具有广博的知识

D.对基础科学及有关别的学科的发展情况的了解,比钻研自己的专业更重要

6.目前,市场上一方面居民手中有大量的货币和存款,另一方面不少商品供大于求;一方面物价上涨幅度较大,另一方面有的企业开不了工。

这段话说明的是()。

A.市场供求关系存在矛盾

B.物价上涨幅度大,人民手中的货币在贬值

C.人民舍不得花钱买商品

D.企业开不了工会影响自身的发展

7.早在三千多年以前,我国就有了世界上最早的文字。这些文字是刻在龟甲和扁平的骨头上的,所以叫做甲骨文。这些文字,直到1898年才被发现。

对这段话最准确的复述是()。

A.我国在1898年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文字——甲骨文

B.早在三千多年前就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文字——甲骨文

C.1898年在我国发现了三千多年前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文字——甲骨文

D.甲骨文是三千多年前我国刻在乌龟壳和扁平的骨头上的最早的文字

8.良好的意志品质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的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对这段话的正确表述是()。

A.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可贵的

B.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在后天教育中形成的

C.意志品质是与生俱来的

D.意志品质决定人的前途

9.人,就是想探寻宇宙奥秘,觅其所未见,因之为探天险而丧生者已为数众多。人类必须征服自然,金沙江之类的天堑改变成通途,事关国计民生,造福当今后世。不意缆车之发明却大大发展了旅游事业,大量赚钱,满足了弱者也能登临天险的好奇心,后果却摧毁了人间天险。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最准确的概括是()。

A.缆车的发明可以使自然界的天险变成通途

B.缆车既使旅游业赚钱,也满足了游客探险的愿望

C.缆车可以让弱者登临天险而不必担心有生命危险

D.缆车满足了人的好奇心,也限制了人对自然的探寻

10.现代科技的杰出成就创造了发达的医学,延长了人的平均寿命,同时降低了新生婴儿的死亡率,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少数国家很晚才提出计划生育等政策,这诸多因素给人类造成了一个稳定生育的时代。世界人口以每年8700万的速度增加,1960年世界人口30亿,1974年达40亿,1986年达50亿,20世纪末世界人口达到64亿。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个论点,即()。

A.现代科学技术延长了人的寿命并降低了婴儿死亡率

B.人口的无节制增长是现代科学技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C.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所造成的稳定生育时代导致世界人口的大量增加

D.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是呈几何级数上升的

11.根据现行的法律、法规,所有与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不管是签订劳动合同的,还是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不管是原有的所谓编内职工,还是所谓的“非正式人员”如农民工、临时工,都是企业的正式员工,所不同的只是进单位迟早不同或劳动合同长短有别而已。

由此可知劳动者之间没有差别的一方面是()。

A.身分B.待遇

C.权利D.与企业的关系

12.转基因作物同普通植物的区别只是为了能使它产生额外特征的基因。早在1983年,生物学家就已经知道怎样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将外来基因移植到某种植物的脱氧核糖核酸中去,以便使它产生靠杂交方式根本无法获得的某种新的特性:抗除莠剂的特性、抗植物病毒的特性、抗某种害虫的特性等。用以移植的基因可来自任何生命体:细菌、病毒、昆虫等。

根据文意,对“转基因作物”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因环境影响脱氧核糖核酸的变化而产生额外特性的作物

B.能够产生抗莠剂、抗植物病毒等额外基因的作物

C.一种利用移植其他生命体基因而形成的新的杂交作物

D.移植了其他生命体基因从而产生额外特性的作物

13.虽然某些防火建筑的主要部分都是由耐火材料建成,但却可通过门厅和其他通道里的易燃材料使火势蔓延以至于完全被摧毁。这些建筑甚至可能由于金属梁、柱的坍倒而遭到严重的结构破坏。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即某些防火建筑()。

A.受火的损坏少于受金属支撑物坍倒的损坏

B.可能会遭到火的严重破坏

C.拥有特殊结构的走廊和门厅

D.对建筑物内各种设施的保护不如一般建筑

14.长期以来,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对于司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侵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行为,缺乏有效可行的保障机制来恢复和弥补被侵权人的权利。遭受侵害的当事人不知道怎样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更没有一条光明、可靠的渠道来支持这种保护。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司法机关执法受到传统观念的深刻影响

B.司法机关的执法过程也应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C.目前缺少保障机制来弥补被司法机关侵犯的权利

D.制定规范和约束司法机关执法过程的法律势在必行

15.夏天少数人为贪图凉爽,早餐以冷饮代替豆浆和牛奶,这种做法在短时间内不会对身体产生影响,但长期如此会伤害“胃气”。在早晨,身体各系统器官还未走出睡眠状态,过多食用冰冷的食物,会使体内各个系统出现挛缩及血流不顺的现象。所以早饭时应首先食用热稀饭、热豆浆等热食,然后再吃蔬菜、面包、水果和点心等。

这段文字主要谈的是()。

A.夏天吃早餐的重要性B.夏天早餐喝冷饮的危害

C.夏天早餐应吃什么食物D.夏天吃早餐的注意事项

【答案及解析】

1.C【解析】给贫困工人们最低工资,从报酬上降低了工人们的生产力,让雇主认为报酬低的工人生产能力也低,而不愿意雇用他们,使得他们失业的情况更加严重。由此可见,应选C。

2.B【解析】本片段阐述了堕落是长期缓慢的过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会有所表现,从而告诫家长、老师要时刻注意孩子的行为,避免孩子堕落。所以选项B正确。

3.B【解析】片断在描述了汽枪弹击碎玻璃的痕迹与其他膛线的枪支不一样之后,着重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所以能准确复述片断主要意思的当是对原因的表述。故选B。

4.B【解析】这段话提到的高速公路的特点有:车速大大提高,运输成本降低,交通事故减少,运输量高。所以能完全概括片断论点的只有答案B。

5.C【解析】这段话强调的是点面、专博的结合,第一句话便是观点C的直接表述,所以答案为C。

6.A【解析】这段话从存款多而商品过剩、物价上涨而企业停产两方面说明市场供求的矛盾。

7.C【解析】这段话的要点是甲骨文出现于三千多年前,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在1898年被发现,答案C最完全。

8.B【解析】这句话的句式是“不是……而是……”,“而是”之后的是正确的意思,故选B。

9.D【解析】题干的着眼点是强调缆车的发明摧毁了人间的天险,限制了人们的探求活动。A、B、C项都只指出缆车的优点,而忽略了它的弊端,因而不能选。

10.C【解析】从片断可以推知医学的成就和社会的稳定造成世界人口的快速增加,所以答案选C。

11.A【解析】本题是要求对本段材料的基本内涵进行理解的基础上判断材料的核心意义。从材料来看,员工之间相同的地方都是“正式的员工”,不同的地方是进单位时间早晚、与企业签订合同的长短。那么B项说没有差别是待遇,显然这点材料中没有提及,不能推出来,也就不能选。而且从常识也可以知道,不同性质的员工的工资必然是不同的,一个企业不可能都是一种性质的员工,当然这点是凭常识的推断,考试中不能依赖常识,只能从材料本身的内容去推理,本题的材料没有告诉我们这个含义,我们就不能自作主张。选项C是讲权利,材料根本就没有涉及,无从判断,也不能选。选项D与企业的关系,材料中已经讲到,员工与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有长短之分,这就是讲与企业的关系上的差距,因此D也不能选。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符合文意,因为所有员工都是正式员工。

12.C【解析】本题考查对“转基因作物”这个概念的理解。原文第一句说:“转基因作物的区别只是

参考答案及解析(五)

为了能使它产生额外特性的基因。早在1983年,生物学家就已经知道怎样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将外来基因移植到某种植物的脱氧核糖核酸中去,以便使它产生靠杂交方式根本无法获得的某种新的特性:抗除莠剂的特性、抗植物病毒的特性、抗某种害虫的特性等。用以移植的基因可来自任何生命体:细菌、病毒、昆虫等。”可见构成“转基因”的基本信息是“产生额外特性”和“移植”。A项把“将外来基因移植到某种植物的脱氧核糖核酸中去”改为“因环境影响”,显然不当;B项只是援引了原文的例子,没有归纳和概括;D项虽指出了“移植”,却把产生“额外特性的作物”变成“杂交作物”。只有C项信息完备。

13.B【解析】从片段中可以看出防火建筑也可以通过门厅和其他通道里的易燃材料使火蔓延而被摧毁,因此选B。

14.C【解析】题干主要指出的是传统的司法程序由于受到传统思想影响,而对公民权利造成伤害,并且这种伤害缺少必要的保障和弥补机制。A只是造成执法侵权的原因,不能选,B、D则只是通过题干而推导出来的结论,并不是题干所要表达的意思,也不能选。

15.D【解析】题干既强调了夏天早餐吃冷饮的弊处,又指出了合理的早餐内容,所以综合来说,应该选D;A、B、C的内容都太过片面。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