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公务员言语理解习题精解(78)
发表于:2012-09-03 18:44:00 来源:天路公考网 浏览:
字体:【小 中 大】
1.美国已经在或明或暗的向中国举起核武器试探的大棒。( ),未必无因。美国这次出人意料的炒作核武器的使用情况,其根源也是试探和验证中国到底在核问题上是什么态度。
填入括号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空穴来风 B.捕风捉影 C.道听途说 D.无中生有
2. 按孙中山先生的话讲,要“管理众人之事”,当然要有与众人保持亲近感、获得众人信任、与众人有效沟通的能力,如果只会( )、甚至动不动“无可奉告”,怎么赢得众人信任,怎么管理众人之事?
填入括号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无病呻吟 B. 牵强附会 C. 独断专行 D. 照本宣科
3. 三岛对人物心理细腻入微的( ),对弥漫全书的哀婉凄美的环境气氛的( ),对风土人情与人物活动浑然一体的( ),以及感人至深的主人公悲剧性命运结局,让你不得不赞叹:三岛不愧为一流的小说大师。
依次填入括号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描写 描摹 安排 B. 刻画 营造 描摹
C. 拿捏 渲染 设计 D. 描绘 掌握 结合
4.《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杂家学说的代表作。该书兼收并蓄,( ),以儒家为主流,以道家为基础,旁采名、法、墨、兵、农、阴阳诸家之长。文章( )犀利,故事、比喻、议论有机结合。
填入括号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包罗万象 明确 B.纤悉无遗 明确
C.细大不捐 明朗 D.不厌其详 明朗
5.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所需的资源来自于公民交纳的赋税,而赋税是一种以国家暴力为( )的财政分配关系,这就使得政府与公民之间既有可能良好合作,也( )着某种潜在的对抗的可能性。如果政府施政不当,不能造福于民,这种潜在的对抗就有可能转化为现实对抗。因此,即使只是作为对纳税人慷慨奉献的回报,政府也应该承担起向人民提供良好公共服务的( )。
填入括号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依靠 包含 义务 B.依托 隐含 职责
C.依托 隐含 责任 D.依靠 包含 责任
【答案与解析】
1.A。解析:这是一道成语辨析题。根据文中“未必无因”可知,美国对中国的试探等动作是有原因的,而BCD三项的成语都是指没有根据的传闻,故不合文意,均要排除。A项中“空穴来风”:“穴”,孔、洞;“来”,招致。有了洞穴才进风,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与后文“未必无因”相辅相成。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选项。
2.D。解析:根据文意可知,空白处与“有效沟通”成反义对应关系,排除AB两项;又由关联词“甚至”可知,填入的词语应比“无可奉告”形容的程度弱,故排除C项。D项,“照本宣科”比喻死板地照现成文章或稿子宣读,不能灵活运用,即不注重有效沟通。本题正确选项为D。
3. B。解析:第二个空,修饰气氛一般用营造和渲染,排除AD两项;第三个空,风土人情及人物活动不能“设计”,用“描摹”比较合适。本题正确选项为B。
4.C。解析:先看第二空,明确:明白而确定,一般与观点、目标搭配,不能直接与“文章”搭配,排除A、B。细大不捐:小的大的都不抛弃,形容包罗一切。不厌其详:不嫌详细,指越详细越好。由题干“以……为主流,以……为基础,旁采……诸家之长”可知该书是有详有略,而不是越详细越好,排除D。故本题答案为C。
5.C。解析:“依托”侧重有所凭借,符合本题语境。“潜在的可能性”对应后面的“隐含”。“职责”是就具体的政府活动而言,“责任”是广义上政府应承担的义务,这里用“责任”更合适。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