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公务员言语理解习题精解(83)

发表于:2012-09-13 00:18:00 来源:天路公考网 浏览:

字体:【  
分享到:

 

  1.亚洲有中印两个人口大国,然而人口的庞大却与人才是否( )没有必然关系。人才供应缺口在一些国际化的行业中尤为( ),例如金融从业人员、工程研发人员等在全亚洲都供不应求。

  填入括号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饱和 突出 B.充裕 明显
  C.过剩 严峻 D.流失 巨大
  2.拿破仑是那种典型的( )的伟人。他的全部政治与军事生涯加起来还不到20年,但他赢得的胜利、征战的路程、征服的土地、牺牲的人命、推行的革命,不仅将欧洲大地搅得天翻地覆,也大大地超越了历史上的任何人,连伟大的亚历山大大帝和成吉思汗也不能与他( )。
  依次填入括号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昙花一现 媲美 B.声名鹊起 相比
  C.一夜成名 同伍 D.平步青云 比肩
  3.诸多公共事件虽然最终都强力摆平,却没能( )公众心头的疑云,也就不免付出民意代价,进一步损害政府公信力。这方面,( )太多。
  依次填入括号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化解 是是非非 B.驱散 前车之鉴
  C.释去 他山之石 D.拂去 街谈巷议
  4.登顶的路上设置的种种困难,寒冷、缺氧、大风等恶劣的自然因素也同样考验你的心智,每一个挑战者都要接受严格的筛选,要走完这8844米绝非( ),在这段时间里必须把握住瞬间的机会,否则会和登顶的机会( )。
  填入括号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一日之功 失之交臂 B.一蹴而就 谬以千里
  C.一气呵成 结不解缘 D.一步登天 有缘无分
  5.增强“要知足”的涵养--保持平稳和谐的心态。人不可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面对浮躁、功利、奢华、喧嚣,贵在“知足”二字,贵在保持清醒与理智、( )、平淡与坚守。培养“不知足”的品格--( )愈挫愈奋的意志。不论是工作还是学习,不论干什么事,有阻力才能砥砺意志、铸就韧劲。
  依次填入括号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冷静与执着 磨砺 B.道德与情操 砥砺
  C.谦和与忍耐 磨练 D.平稳与和谐 培养

 
  【天路公考网答案解析
  1.B。解析:由句意可知第一空应填一个和“庞大”意思相近的词语,“流失”与此不相符合,排除D。“缺口”不能与“严峻”搭配,排除C。“饱和”比喻在某个范围内某种事物的数量达到最大限度,“充裕”表示充足富裕。“供应缺口”、“供不应求”都表示需求丕能被满足,出现了短缺状况,与此相对的应是人才是否充足的问题,故应填“充裕”。
  2.D。解析:“昙花一现”比喻美好事物不持久,一般不用于形容人,排除A。此题宜从第二空着手,前文说“超越了历史上的任何人”,故此处强调的是比较的结果,或者是能不能相比,不可能是“同伍”,排除C。“比肩”表示并肩、并列,居同等地位;“相比”与“比肩”相比,后者更强调相比的结果,即“比不过”,且书面色彩浓重,与全文段的语体色彩更契合。而且根据后文的“全部政治与军事生涯加起来还不到20年”,“声名鹊起”也不是很合适。综合来看,本题选D。
  3.B。解析:第一个空,“释去”、“拂去”和前面的“强力摆平”搭配不当,排除CD项。第二个空,“是是非非”指好的事物与坏的事物纠缠在一起,“前车之鉴”比喻把前人或以前的失败作为鉴戒,题干主要突出强力摆平公共事件的弊端,故排除A项,本题正确选项为B。
  4.A。解析:一日之功:成功做某事并不是一日的功力,强调时间和力量的积累。一蹴而就:指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一气呵成:一口气做成,形容文章紧凑、连贯,也比喻做事紧凑、不间断。一步登天:比喻一下达到很高的境界、程度,也比喻人一下子爬上高位,多含贬义。第一空可以排除C、D两项;失之交臂:当面错过机会。谬以千里:指错误荒谬到了极点。文中的意思是没把握住瞬间的机会,就会失去登顶的时机,因此排除B项。
  5.A。关于此题,本人一向认为生抠每一个词细细区分“究竟‘冷静与执着’和‘谦和与忍耐’哪个放在空里更合适”有点太矫情。毕竟中华语言博大精深不是我们所能完全掌握的。所以必须从实战出发甩掉这个空。头晕,跳过去,看第二个空。“磨砺、砥砺、磨练、培养”,其实我们不难发现。第二第三个词都是围绕第一个词生“造”出来的,其实都是命题人为了迷惑考生而自己造的近义词,这就是此题的关键点。所以,毫不迟疑地选A。至于“培养”,都被那哥仨甩一边去了,明显是个落后分子,必然排除。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