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指导系列六:应对突发事件的原则
发表于:2015-03-26 14:00:47 来源:天路公考网 浏览:
字体:【小 中 大】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会经常遇到一些突发事件,或者是计划发生变化的情况,需要我们在第一时间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将因为突发事件引起的损失降到最小。因此,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即应变能力是公务员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所以,考查应变能力的试题是公务员录用考试的面试的必考题目。这类试题一般给出一个突发事件或在解决某件事情中发生变化的材料,问你应该如何应对。例如:“你是某小学负责人,和公交公司组织学生参加交通安全演习。结果小学生惊慌失措,砸坏玻璃,引来群众和家长围观,你怎么办?”对于这类题目的解决原则是:积极应对问题(或矛盾),迅速提出解决的方案,妥善解决问题。
所谓积极应对问题,是指要在突发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立即应对问题,而不是请示领导或者制定方案等。如在解答上面提到的真题,在回答时应该提出立即中止演习。考生在遇到这类问题时往往会提到:“我会首先制定一份完整的交通安全演习计划,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有所准备。”这种做法只能说你并没有进入实际场景,积极的应对突发的问题,你所说的对于解决当下发生的问题没有任何意义,只能说明你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很差。所以说,应对突发事件的首要原则是立即采取措施避免事态的发展。
积极应对问题,采取一定的措施避免事态的发展,并不一定在根本上解决了问题。因此,下一步是针对问题迅速提出解决的方案。还是以上面的真题为例,在立即中止演习后,学生惊慌失措的情绪并没有因此会得到改善,下一步要做的工作就是要组织老师和家长安抚好孩子们的情绪,告诉孩子,这是一个演习,就像我们平时做游戏一样,不会有危险,不要害怕,老师和家长在陪着你们。这样做能很好的安抚孩子,使孩子的情绪平稳下来,局面得到很好的控制。在这个环节中,考生容易犯的错误是“我会跟孩子说……”而不是组织老师和家长来做。首先,你在这个题目中的设定身份为“某小学负责人”,你要做的工作是把控全局,而不需要亲力亲为,第二,在安抚孩子的过程中,老师和家长比你更有作用,因为对于孩子来说,老师和家长比你更亲近,更能起到安抚的作用。因此,迅速提出解决的方案要切合实际。
所谓妥善解决问题,是指在应对突发事件时,要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即要抓主要矛盾。在所有的突发事件中,并不一定只涉及一个方面,往往会涉及几个方面,这就要分清那个是主要矛盾,我们需要首先解决什么问题。例如真题:“某村路口,发生交通事故,卡车司机受伤,围观群众哄抢卡车上水果,你是村长助理,正在值班,有村民向你汇报,你怎么处理?”在这个突发事件中,既涉及交通事故中人员受伤、物品遭到哄抢,还涉及到题目中“你”所在的村的形象受损等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首先要降低交通事故的损失,即抢救人员,制止村民哄抢物资,然后再挽回村荣誉。因此,在回答此题时,要表明在“争创文明乡村,建设新农村”的时代背景下,我村居然出现了这种不文明、不道德甚至是违法的事件是部应该的(这种态度与题目中村长助理的身份相关)。作为村长助理,我会第一时间向村长汇报(自我定位准确,眼里有工作,心里有领导。),并立即组织力量,制止哄抢并将受伤司机火速送往医院,将此次交通事故的损失降到最小,最大限度地挽回我村的文明形象(能分得清轻重缓急,抓住工作的主要矛盾和重点)……。
在回答此类题目中,考生容易犯的错误主要表现有三个方面。一是套话空话多;二是提出的应对方案脱离实际;三是在应对问题中没有考虑自己的设定身份等。比如开口必讲“在工作中出现这样的情况是难免的,也是正常的,面对这种情况,我要冷静下来,认真分析,妥善处理……”显然是空话套话。另外,提出的解决方案缺乏实景考虑,如题目“你单位在外地组织大型主题论坛会议,你负责接送主题发言专家的工作,结果在送专家前往会场的途中,汽车发生了故障,这时离开会的时间已经很近了,你怎么办?”有些考生提出的解决方案是,马上联系汽车出租公司再行派车,或者在路边截拦出租车,尽快将专家送往会场。在这个解决方案中,考生只考虑了送专家的问题,而没有将整个场景考虑进来,即马上开会的情况没有考虑。正确的处理方法为,及时与上级领导和会场主管人员取得联系,汇报发生的事故,让会场方面做出应急处理,同时联系汽车出租公司或拦截出租车辆,尽快将专家送往会场。再有,考生在应对突发问题时,忽略了身份的问题,有些事情是你能处理的,有些问题需要请示相关人员或部门才能处理的,不能什么事情只考虑自己能做什么,还要考虑上下左右的关系。
所谓积极应对问题,是指要在突发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立即应对问题,而不是请示领导或者制定方案等。如在解答上面提到的真题,在回答时应该提出立即中止演习。考生在遇到这类问题时往往会提到:“我会首先制定一份完整的交通安全演习计划,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有所准备。”这种做法只能说你并没有进入实际场景,积极的应对突发的问题,你所说的对于解决当下发生的问题没有任何意义,只能说明你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很差。所以说,应对突发事件的首要原则是立即采取措施避免事态的发展。
积极应对问题,采取一定的措施避免事态的发展,并不一定在根本上解决了问题。因此,下一步是针对问题迅速提出解决的方案。还是以上面的真题为例,在立即中止演习后,学生惊慌失措的情绪并没有因此会得到改善,下一步要做的工作就是要组织老师和家长安抚好孩子们的情绪,告诉孩子,这是一个演习,就像我们平时做游戏一样,不会有危险,不要害怕,老师和家长在陪着你们。这样做能很好的安抚孩子,使孩子的情绪平稳下来,局面得到很好的控制。在这个环节中,考生容易犯的错误是“我会跟孩子说……”而不是组织老师和家长来做。首先,你在这个题目中的设定身份为“某小学负责人”,你要做的工作是把控全局,而不需要亲力亲为,第二,在安抚孩子的过程中,老师和家长比你更有作用,因为对于孩子来说,老师和家长比你更亲近,更能起到安抚的作用。因此,迅速提出解决的方案要切合实际。
所谓妥善解决问题,是指在应对突发事件时,要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即要抓主要矛盾。在所有的突发事件中,并不一定只涉及一个方面,往往会涉及几个方面,这就要分清那个是主要矛盾,我们需要首先解决什么问题。例如真题:“某村路口,发生交通事故,卡车司机受伤,围观群众哄抢卡车上水果,你是村长助理,正在值班,有村民向你汇报,你怎么处理?”在这个突发事件中,既涉及交通事故中人员受伤、物品遭到哄抢,还涉及到题目中“你”所在的村的形象受损等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首先要降低交通事故的损失,即抢救人员,制止村民哄抢物资,然后再挽回村荣誉。因此,在回答此题时,要表明在“争创文明乡村,建设新农村”的时代背景下,我村居然出现了这种不文明、不道德甚至是违法的事件是部应该的(这种态度与题目中村长助理的身份相关)。作为村长助理,我会第一时间向村长汇报(自我定位准确,眼里有工作,心里有领导。),并立即组织力量,制止哄抢并将受伤司机火速送往医院,将此次交通事故的损失降到最小,最大限度地挽回我村的文明形象(能分得清轻重缓急,抓住工作的主要矛盾和重点)……。
在回答此类题目中,考生容易犯的错误主要表现有三个方面。一是套话空话多;二是提出的应对方案脱离实际;三是在应对问题中没有考虑自己的设定身份等。比如开口必讲“在工作中出现这样的情况是难免的,也是正常的,面对这种情况,我要冷静下来,认真分析,妥善处理……”显然是空话套话。另外,提出的解决方案缺乏实景考虑,如题目“你单位在外地组织大型主题论坛会议,你负责接送主题发言专家的工作,结果在送专家前往会场的途中,汽车发生了故障,这时离开会的时间已经很近了,你怎么办?”有些考生提出的解决方案是,马上联系汽车出租公司再行派车,或者在路边截拦出租车,尽快将专家送往会场。在这个解决方案中,考生只考虑了送专家的问题,而没有将整个场景考虑进来,即马上开会的情况没有考虑。正确的处理方法为,及时与上级领导和会场主管人员取得联系,汇报发生的事故,让会场方面做出应急处理,同时联系汽车出租公司或拦截出租车辆,尽快将专家送往会场。再有,考生在应对突发问题时,忽略了身份的问题,有些事情是你能处理的,有些问题需要请示相关人员或部门才能处理的,不能什么事情只考虑自己能做什么,还要考虑上下左右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