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乡宰客:低劣的旅游消费环境背后是低质的管理
发表于:2018-01-05 11:35:12 来源:天路公考网 浏览:
字体:【小 中 大】
这两天,一篇关于“雪乡宰客”的文章引发网友关注。1月3日,黑龙江大海林林业地区旅游局局长刘忠才表示,经查,文章中提到的旅店赵家大院确实存在价格欺诈行为,按照规定已对其处罚5.9万余元,同时发现赵家大院在卫生及消防方面也存在问题,已责令其限期整改。
提前订好的房间却要再补差价,退房要先看入住评价才能退钱,游玩项目则是毫无经营权的民设景点……网友披露的这些遭遇,从舆论的反馈看,已经不止于是自曝,而是引发了一场有共同经历的游客的“诉苦大会”。
对于此事,当地官方部门的反应也倒算快。可该事到此还难言画上句号。
其一,依据当地官方的处罚决定,虽然价格欺诈、卫生及消防问题已坐实,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涉事店家称,网友的文章内容除“要求对方先评论再退钱”的部分,其余基本是假的;当事游客对此则回应,店家说法为谎言,“之前为了赚钱而恶意驱赶和威胁,现在又多了欺诈和污蔑。”
真相只有一个,到底哪个说法才是事实,当地相关部门恐怕还得多做点工作,继续深入调查,至少得让双方都心服口服。
其二,结合诸多网友的共鸣式反馈,无论这起事件在具体情节上有何出入,雪乡的旅游市场乱象问题,恐怕都很难以“只是个案”来定性——关于这一点,只要在网络上检索一番,应该都不难得出答案。
且不论该起事件中,众网友(包括黑龙江本地游客)控诉的宰客、态度差等问题集中,而且跨度时间较长,并非“一家之言”。早在2015年,就曾有网友撰写题为《实拍:雪乡,能不能不这么黑》的帖子在网络上被迅速传播。其中所反映的问题与此次网友文章中的内容大同小异。
如果这两个相隔两年的网友曝光属实,雪乡显然是重蹈覆辙。需要正视的是,若非游客的文章能够引发较广泛的共鸣,恐怕雪乡旅游市场问题很难再次被社会关注。那么,以这两年为一个观察窗口,当地相关部门有必要仔细检讨一番:当地的旅游市场环境到底改变几何?游客的满意度又提高了多少?
有游客反映,在雪乡还未成名前,“十元钱就能住宿一晚,农家菜也价廉物美”。也有人分析,网友指陈的问题,是因为雪乡由一个不知名的村庄突然暴得大名,遭遇了经营者短视化的“快线操作”;或者说,这是一个相对封闭、落后的地方快速走向市场所产生的不适。这些或许都是事实。
但作为一个旅游景区,雪乡并非处于一个“无人管”的蛮荒地带。像其它成熟景区应有的管理机构,雪乡恐怕一个都不会少。真正的区别,或还是在于管理态度和监管能力的问题。
雪乡因为综艺节目而走红,按理说各方当倍加珍惜这难得的红利。如果说经营者有“赚快钱”的冲动是源自某种利益熏心的短视,那么,一套负责任的现代管理体系,恰恰就该遏制这种竭泽而渔的市场失控。这正是监管存在必要性的体现。
然而,从各互联网平台的“网友曝”来看,雪乡的问题难言是个案,也并非突然出现。到底是监管部门未能发现,还是永远假装只是“个案”?若那边早已是游客差评的沸反盈天,这边却还是监管者一幅如梦初醒的样子,又如何谈现代化治理?可以说,低劣的旅游消费环境背后往往都伴随着的低质的旅游管理。
单就自然风景而言,应该没有人否认雪乡之美。可风景再美,如果没有良好的人文底蕴、可预期的有法治保障的旅游消费环境的支撑,都难以成为一个健康的旅游景区。美景可以吸引游客,但与美景不匹配的低劣的市场环境和低质的市场管理,却只会给美景抹黑,让更多人止步或加速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