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就该少点鸡汤多些家国情怀
发表于:2018-06-08 15:41:16 来源:天路公考网 浏览:
字体:【小 中 大】
很长时间以来,全国很多省份的高考语文作文题,在材料选择和命题的取向上,更倾向于考人生哲学,写心灵鸡汤,与社会、时政相结合的高考作文题并不多见。从今年高考语文作文考查角度说,这类与社会、时政相结合的高考作文题,实质上是在考查考生的家国情怀,是在考查考生的人文精神,这回归到了高考语文作文核心考查点。对这样的高考语文作文,我们应该点赞。
高考是为高校选拔人才,今天参加高考的考生,将是明天的知识分子,这就要求他们必须具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决定了高考语文作文要衡量考生综合素质,不仅考查考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思辨能力,文章的结构布局,还要考查考生的情感价值观,考查考生对世界、对社会的观察和看法,考查考生的理性思维、学识积累。换言之,高考语文作文,实质上应该是一篇兼具文学性与人文性、思想性的文章,是一篇有深度、有广度和厚度的文章,而不仅是一篇单纯的作文。
事实上从古代科举取士考策论,到近代大学招生考作文,从来都不倾向于考人生哲学,现实生活、家国情怀始终是考查的核心内容。我们至今可以看到北宋大文豪苏轼于嘉佑二年写的“高考作文题”《刑赏忠厚之至论》;2016年出版的《民国老试卷》收入了三百多套民国时期各大学各学科的入学试卷,从中可以明显看出当时“作文题的出法,更强调年轻人的社会担当,以及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因为“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是任何时代读书人都必须坚守的座右铭。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高考作文就该少点心灵鸡汤,多些家国情怀、时代担当,需要考生秉持责任感进行写作,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这对青年学生有益,也对国家、社会有益。当然,也需要清醒地看到另外一点,当高考作文趋向考家国情怀之后,可能提高语文老师对高考作文的押题命中率,反过来又会造成高考不公平问题。比如,一些媒体的评论版,已经打出广告,命中了北京卷、浙江卷的高考作文。这就需要高考作文出卷人员多花点功夫,尽可能避免被押题命中现象的发生。